沅安老人遗稿(之三)

   

(二十九) 新居答关子高

世态曾经看烂熟,归来始学建新居。走投尽路家犹在,老迈成翁我不辞。静读红文思己过,应无私利说人非。菜根亦有清香味,旧铗休弹食欠鱼。

(一九七四年四月十九日)

父注:高曰:“新屋落成矣,可作诗示我,并转儿女。”闻此有感,而成七律一首。首句“看”字读平声。

贤庆评注:这首诗和上面三首旧作是同一天忆记和写作的。三十多年前的萍水相逢的南宁姚女,总不及患难与共的老妻啊!父母回乡后,所居之屋在一个台风之夜被吹塌。在众亲友的帮助下,父母塌了的屋子重新又建起来了。父亲注解中说到,是母亲提起,新屋落成了,你应写一首诗给我看了,还要转给儿女们看看呢。于是,父亲写了这一首七律。父亲借这首诗,再次表达了他乐观积极的心境,如“走投尽路家犹在,老迈成翁我不辞”句;自觉反省的心胸,如“静读红文思己过,应无私利说人非”句;安贫乐道的心态,如“菜根亦有清香味”句;末句“旧铗休弹食欠鱼”用了战国时人冯谖的典故,更表明自己无私无欲的心情。

 

(三十)  夜读自嘲

不为功名不为钱,夜阑人静我迟眠。却忘目力经非昔,犹在灯前读万言。

                      (一九七四年四月廿一日于沅安村深夜十二时)

父注:妇曰:“夜深矣,何必太疲劳!”闻此,有感妇言事实正确,而自嘲作七绝一首。

贤庆评注:父亲一生好读书,过去在广州时,夜间常在灯下读书看报,回到家乡后,此习惯亦未改变,我想,除了毛著四卷,当时能找到买到的书他都会看的。这首诗特别注明写作的时间,是深夜十二时。四月春夜,蛙声催梦,正是好眠之时,沅安村的一位年近七旬饱经风霜的老人,在一间陋屋的阁楼上,坐在一张简朴的书桌前,伴着暗淡的煤油灯,正入神地“读万言”,这应是一幅很感人的图画吧。

对父亲的夜读,母亲肯定常提醒他,不要太劳累。以前父亲不一定听从,但是,今次,他已有所觉悟,“有感妇言事实正确”,因为他也感到“目力经非昔”。我想,父亲目力差了,除了年纪大之外,恐怕和乡间无电,仅用煤油灯也有关。

 

(三十一)  急雨过后

遍山风雨情方急,雨过山青景又奇。我愧当前非画手,自将裁入打油诗。

                        一九七四年四月廿二日)

父注:一次急雨,来势正猛,过后,山景自现,我无聊村居中,见此有感而作。

贤庆评注:第三句第三字似非“当”字。父亲的诗歌,直接写景的并不多,这是其中的一首。一场急雨过后,山景奇妙可观,即引起了他的诗兴,这可以体现父亲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性格特点吧。不过,从他注释中之“我无聊村居中,见此有感而作”两句,又隐隐约约感受到他闲居乡间那淡淡的郁闷。是的,自己虽已平反,但四方儿女仍需牵挂,国家仍处于多事之秋,而他除了在乡间养老,似乎难有更大的作为了啊!

 

(三十二)  认真看书学习

红文警句多无限,岂肯虚窗尽日闲?涤面洗心应自觉,脱胎换骨敢辞难?牙签新触原知懒,编绝三遭老未成。奈有妇人嘲弄我,指看镜里鬓斑斑。

                                 (一九七四年四月卅日)

父注:末句“看”字平声。

贤庆评注:父亲写诗,注重格律,严格依照平仄用字,所以“看”字读平声也要注明。这首诗,是写自己“看书学习”的,看什么书?“红文警句”,这说明父亲虽然平反了,但仍自觉地改造世界观,这是当年的知识分子的一大优点。当然,还有另一原因,当年除了“红文警句”,又很难找到更多的书可读。“牙签”即用象牙做的书签,有“牙签万轴”这一成语,形容藏书极其丰富。“牙签新触”与下联的孔子的“韦编三绝”典故相对,甚佳。末两句借妇人(母亲)的嘲弄,也感叹自己毕竟已老了,能看书学习的时间也不多了。

 

(三十三) 审蛙

    蛙叫声声振耳边,听来深夜未成眠。疏更犯乱当知否?扰梦侵凡是罪愆。无约不应临此地,多情何必闹翻天?而今赦尔随歌板,可颂丰收大有年。

                   一九七四年五月一日深夜)

父注:在深夜,田蛙乱叫,情难入睡,怒而审之,作七律一首。

贤庆评注:旧历四月,正是田蛙旺盛之季节,父母所居之屋临近稻田,蛙声必然热闹。当年辛稼轩有《西江月》词云:“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可见蛙声乃古今乡间一大景观。父亲深夜被蛙声扰得不能成眠,“怒而审之”,颔联与颈联正是“审之”的内容。不过,父亲毕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对动物亦然,审完之后便“赦尔”,不过有条件,那就是要田蛙们“随歌板”“颂丰收”。这是一首很有意思的诗,体现了父亲这位老人热爱生活,关心稼穑,活泼谐趣的一面。

 

(三十四)  读报

三餐除外闲非懒,一念其中报派来。可喜工农形势好,看谁跃进又花开。

(一九七四年五月三日)

父注:报纸来了,渴望五一新闻,看罢一时高兴,吟成七绝一首,以志关心国家大事及望生产之大跃进也。

父亲八月十日改正并补注:(原诗第三句为“烽火无烟尊盛世”)山雨欲来风满楼,还是天下大乱,故不说“烽火无烟”,但祖国工农业形势一片大好,这是可喜的,故以“可喜工农形势好”句代之。

贤庆评注:父亲闲居乡间,除了读点书,当然还有看报。五月一日的报纸,至五月三日才能看到,这在当年是很正常的事。当年的舆论工具,全被“四人帮”把持,极尽粉饰太平之能事,愚弄世人。父亲幽居乡间,又如何能知道被人愚弄了?当年的五一节那天,肯定又由某些御用秀才炮制出一篇“到处莺歌燕舞”“形势一片大好”的欺世之作,可悲的是,善良的父亲看罢大受鼓舞,欣然赋诗,写出了“烽火无烟尊盛世,看谁跃进又花开”的句子。令父亲想不到的是,“烽火无烟”乃是对形势的错误判断!原来,天下不应“烽火无烟”,而是应该“山雨欲来风满楼,还是天下大乱”。天下不应太平,要乱,越乱越好,这个判断来自于领袖,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因而,父亲在三个月后,觉悟有了“提高”,将第三句改为“可喜工农形势好”。这事,现在看来,颇觉好笑,反映了父亲当时思维的“混乱”,这“混乱”又是被最高领袖弄成的,不禁让我心头泛起一股苦涩的味儿。

(三十五)为关子高近日忙于种甜瓜一事,吟成七律一首,预庆丰收

私心实话闲中好,老不能闲苦自多。晨早炊餐邀我替,日中瓜地待卿锄。一生后顾愁难尽,万念前途奈尔何?愿祝风调能雨顺,苗高叶茂果成箩。

                   (一九七四年五月四日早晨)

父亲九月六日补注:是年执得甜瓜不少,丰收也,已入就两埕,可以说“果成箩”也。

贤庆评注:父母在乡间,有侄儿相伴,粗重劳动可以不干;平时所吃的蔬菜,即使不种,亦可用钱买,但父母当时身体还算好,尤其是母亲,劳动人民出身,更加闲不住,所以在自留地里种了不少甜瓜,主要是用盐腌制,放于埕中,做成“瓜咸”,用来下饭和粥。由于忙于种甜瓜,煮早餐的任务就落在父亲的身上。父亲当然有怨言,说“老不能闲苦自多”。但怨言归怨言,他还是用实际行动支持母亲的工作,“晨早炊餐”。其实,父亲并非怕做家务,而是担心累着了母亲,所以发出了“一生后顾愁难尽,万念前途奈尔何”的感慨。当然,最终,他还是希望母亲的辛勤劳动能得到回报,所以“愿祝风调能雨顺,苗高叶茂果成箩”。这首诗,“晨早炊餐邀我替,日中瓜地待卿锄”一联尤其好,很能体现这对老夫妻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情景,读来令人感动。

 

(三十六) 自学

自学原知志已迟,试图画虎痛无诗。五陵年少皆成梦,徒饰乡间一老愚。

(一九七四年五月五日)

父注:近日在闲暖中,自学作诗之心正切,但切又何补?故有感而作。

父亲八月八日改正并注释:(第四句最后二字为“腐儒”)腐儒是被批判的,我不屑作腐儒,愿作一老愚公,以励己志,并勉后生。改正“老愚”两字,删去“腐儒”两字。

贤庆评注:父亲的诗,写得已经不错,这从他青年时代的旧作可知。然而,他并不满足,仍抓紧时间自学,这种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当儿女的学习。更令我有所感触的是,此诗末句最后二字原为“腐儒”,后父亲改为“老愚”,这一词之改,难道不是充分体现了父亲追求进步,自强不息的骨气吗?在六十九岁高龄时,再学写诗的确没有多大作用了,但父亲仍学习“老愚公”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以诗言志,以诗陶情,这宝贵的精神遗产,我等当铭记于心!

 

(三十七)  买埕歌

有钱难买无情货,时遇无钱情又多。寄语卖埕阿胜哥,有情叫我带钱啰。

(一九七四年五月六日趁圩回途中)

父注:粤语“埕”与“情”同音。为着买个埕缸载瓜咸,两圩买不到,只说“无埕”,故歌之一笑。

贤庆评注:前面的诗中说到,父母种的甜瓜丰收,新鲜的瓜当然会吃一点,但大多数还是制成“瓜咸”,用以下饭和粥。要腌制成瓜咸,就得有埕,埕是一种瓦制的容器,如同缸。父亲连去了两圩也买不到,卖埕的“阿胜”只说“无埕”;等到此墟,有货了,但父亲又没有带够钱(当时恐怕不兴赊账)。这事本无奇,但让“文人”父亲遇上,则平添了一桩趣闻,又可入诗,于是,一首《买埕歌》由此产生。此诗,又一次反映出父亲活泼谐趣的一面,也是父亲苦中作乐的体现。

 

(三十八)   蝉声有感

一心画虎总难成,思入弥陀俗未清。老态愁肠闲似我,悠悠树下听蝉声。

                          (一九七四年五月廿五日)

父注:夏日炎炎,村居苦闷,痛感一生事业无成,至今徒然碌碌,愁肠郁结,对谁言喻?

贤庆评注:上一首诗,我的评语是“反映出父亲活泼谐趣的一面”,然而,那毕竟是父亲“苦中作乐”而已。父亲闲居乡间,政治上虽已解放,但另一种苦闷始终伴随着他,那就是他感到自己“一生事业无成”,“徒然碌碌”,更可悲的是,“愁肠郁结,对谁言喻”?父亲青壮年遭遇国难,老年时又逢浩劫,能够苟存性命于乱世,且回到“人民”的行列,这已是不幸中之大幸了。然而,父亲毕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以他的才能,是可以干出一番更大的事业的,所以,对于就此了结一生,“思入弥陀”,他总是耿耿于怀,并不甘心,故有恰当机会,便会借诗歌流露出来。

 

(三十九)   苦旱

五谷如焚众不宁,逢人共说旱时情。苍天若许成全美,普降甘霖是救星。

                         (一九七四年五月廿六日)

父注:趁新洲圩,经过路边,见所有禾田干旱,苗已枯耳,有感而作。

贤庆评注:读唐人宋人诗作,均有《悯农诗》之类,古之士大夫,也会怜悯普天下最辛苦的农人,何况我父亲,本身已列入了“农村户口”,与广大农民同甘共苦,命运息息相关,见久旱不雨,禾苗干枯,心里也十分着急,于是,便有了这一首《苦旱》。父亲当然无力去抗旱,但可以通过诗歌,通过他的诚心,看能否感动上天,普降甘霖,以救民于苦难。旧日的知识分子,其忧国忧民之心,令人感动啊!

 

(四十)  夏日

夏日炎炎暑伏天,老妻对我怨低檐。何方筑得延清室,日可乘凉夜可眠。

                          (一九七四年五月廿八日)

贤庆评注:这首诗父亲并没有作什么注解,不过诗意已是很清楚的。那年夏天,天气奇热,以至母亲埋怨屋檐低矮,不够通爽,日夜也热得难受(那时一般人家连电风扇也没有)。父亲当然也有此怨,但在当时,又有什么可能建筑一所好一点的屋子?!所以,一间“日可乘凉夜可眠”的“延清室”,便成了父亲的梦想了。

 

(四十一)    清风明月

风正清时月正圆,催成诗兴强裁笺。已知风月原无价,更识炎凉莫怨天。

(一九七四年六月四日)

    父注:第二句“兴”“强”二字读仄声。妇曰:月色光光,凉风阵阵,可以乘凉一下,因此我在月明之时,有感而吟成七绝一首,但非吟风弄月可比也。

    贤庆评注:炎热了好一段时间,难得遇上一个清风明月之夜,这对老夫妻便在屋外空地乘凉赏月。此时,父亲的文人本色又显露出来了。季节有炎凉,世态更是炎凉,六十多年的人生之路,尤其是最近这八年,两老尝尽了人世间炎凉之味,所以,在此清风明月之夜,父亲乘凉时,亦不禁有感而作诗,实在是借题发挥而已。

       (四十二)   和弟侄辈所谈(二首)

(其一)弟们侄辈一家亲,道短谈长证宿因。我未成名年近老,应知贵胄不如人。

(其二)此志当年学着鞭,只知报国力争先。而今赐我清闲日,共勉丹心誓要坚。

(一九七四年六月九日)

贤庆评注:这两首七绝,父亲也没有作注解,但意思是很明白的。当年在乡间,父亲尚有亲妹、堂弟以及不少侄儿,每当入夜,总会有人到他们住的屋里来闲谈,从这一点来说,父母还是不感到寂寞的。这两首诗,似是向弟侄们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年轻时投笔从戎,报国争先,未得成名,年纪已老,清闲度日,了此余生。尽管如此,在和弟侄辈谈话时,他仍尽长辈之责任,教育勉励他们,劳动光荣,劳动者伟大,“应知贵胄不如人”;同时,与他们“共勉丹心誓要坚”。这种思想境界,使我辈尤为敬佩!

 

(四十三)   尊法反儒(三首)

(其一)平生误读害人经,头脑无如旧十成。今日反儒尊法去,是非曲直要分清。

(其二)天命无稽害最深,死生富贵入人心。若非批判如今日,此后吾民实不堪。

(其三)中庸之道害非轻,流毒千年认未清。今把画皮开剥去,见其面目正狰狞。

(一九七四年九月五日)

贤庆评注:这三首诗,父亲未作注释,但经历过文革的人,对诗中的内容应是十分了解的。七四七五年间,“四人帮”为了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发起“批林(彪)批孔(子)批周公(暗射周恩来总理)”“尊法(家)反儒(家)”等运动。善良的人们,当时是不容易洞悉他们的政治阴谋的。父亲向来“相信群众相信党”,也自觉投身到这个运动之中,这三首诗,就是“愚民政策”下的产物,今天收录于此,不能说没有任何意义,至少它们可以告诉今天的人们,就在二十多年前,我们有过一个多么荒唐的年代!

(四十四)   初到南京游新街口

此处人最多,人多偏要过。明知趁热闹,不可话奔波。

(一九七四年九月十一日)

父注:我于七四年九月十日到南京,休息一天,十一日出游,先到此地。

贤庆注:一九七四年八月底,我偕女友慕红返乡,在乡间住了一周。九月初与父母及慕红一起到广州,七日上午,我送慕红离穗赴港。是夜,我陪同父母一起坐火车经上海赴南京,十日凌晨到达南京二哥二嫂处。这是解放后父亲第一次出远门,当然也是母亲第一次出省。我在南京住了一个多月,十月中旬后才云游常州、无锡、上海、苏州、杭州等地,然后返粤。父亲在南京、常州时写的诗,二哥贤杰也有参与评注。

贤杰评注:新街口是南京最热闹的商业中心。父亲来南京是旧地重游,当然急于先游览新街口。当年,正处文革后学校恢复招生的第二年,他们到校时,我正好从苏北招生返校,记得那天从周总理的故乡淮阴集市上购回一只肥母鸡以孝敬父母,杀出来才知鸡肚子里灌满了水。那时我们住在筒子楼里,父母住一间14平方米的单间,父亲每日读书练字,每日上街散步,游遍南京的大多景点。经过文革的风风雨雨,劫后余生的父亲能和儿孙们尽享天伦之乐,可想他们该多么高兴啊!

(四十五)   十七字令两首

(其一)新街口

人多兼热闹,算是新街口,想买东西吗?无忧。

(其二)玄武湖

玄武湖两头,连成几大洲,风景真无错,游游。

(一九七四年九月十四日)

          贤庆评注:这两首诗,父亲并无注释,不过诗意明了。父亲的诗作,形式也多样,有绝句有律诗,有五言有七言,还有词、歌谣与对联。但想不到的是,能见到这两首“十七字令”。“十六字令”我见过,如毛诗中就有三首,但“十七字令”则很新鲜,不知是否父亲自创。

 

(四十六)  初游莫愁湖

莫愁还是不应愁,人把湖名唤莫愁。赢得千秋留胜迹,今天我亦幸来游。

(一九七四年九月十八日)

父注:湖内有介绍,说明为纪念莫愁,故人把原某湖改名曰莫愁湖。

贤庆评注:到南京后数天,哥嫂带我们到水西门外的莫愁湖游玩,作为文人的父亲不会无诗。父亲说“初游”,可见过去没有踏足。此诗也属“怀古伤今”之作,父亲认为,能够留名千秋,就“不应愁”了,似暗寓功名未立的自愧之意。

 

(四十七)   登中山陵

先生伟业震环球,万古芳名第一流。我有七旬随水逝,陵前羞愧泪难收。

(一九七四年九月二十日)

 

(四十八)   登灵谷寺

寺名灵谷闻来久,我幸登临不避难。一望方知天地阔,似生双翅展云间。

(一九七四年九月二十日)

父注:以上中山陵及灵谷寺两首,有部分用庆儿改稿成之。

贤庆评注:以上两首写于同一天,皆因这两处是同一天去游览的。当时我也写了两首,父亲看过,改动了部分入其诗中。在此也将我的那两首拙作引出。《游中山陵》:“先生伟业千秋在,万古流芳史上名。宝塔松高陵护卫,陈郎到此久怀情。”《登灵谷寺》:“幽深古寺隐名山,有幸登临不惧难。凭槛方知天地远,恨无双翅展云间。”父亲早年景仰孙中山,这是无疑的,三十年代初还考进南京中央军校,抗战七年转战江南,但最终事业无成,晚年还闲居乡间,所以他“陵前羞愧泪难收”,也是可以理解的。

贤杰评注:中山陵、灵谷寺乃南京著名的东郊名胜风景区,年届七旬的父亲是搭着我的单车尾去游览的,可见当时条件之差。父亲将庆弟的诗句恨无双翅展云间改为似生双翅展云间,两字之差,意境迥异,后者充满梦幻与希望,显得乐观。
 

(四十九)  南京之行

世事三千现此身,不曾流水即行云。相逢尽是他乡客,入梦偏来我故人。脂粉六朝皆旧业,长桥一架变通津。今时胜昔龙蟠地,万岁高呼颂党恩。

(一九七四年十月六日)

    贤庆评注:这首《南京之行》写于父亲到南京近一个月后,带有总结的味道,并无注释。我认为这首诗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甚高,且句句称佳。父亲一生,遭遇坎坷,这次南京之行,是他拨开乌云见青天后的远游,南京是个令他向往的城市,年轻时代便曾到南京报考过军校。此次来游,又得到哥嫂的悉心照顾,实在是难得的一段经历,尤其是他于一年后即病逝,更显得南京之行的可贵!在这首七律中,父亲既写了自己旅居金陵的感受,又写了新旧时代的巨大变化,舒畅的心情洋溢于字里行间。

    贤杰评注:从吃住和环境条件来说,南京是令父亲满意的。时值金秋十月,是南京的黄金季节,故父亲从内心抒发出今胜昔、颂党恩的诗句。同时,父亲也流露出对世事和人生的慨叹。此时,父亲在广州已无立命安身之所,让人心境悲凉,故南京虽好,毕竟有流落他乡之感怀。
 

      (五十)    赠别花公调返福建

    金陵初识几经天,闻道君家作锦旋。我正来时公又去,风尘仆仆两难言。

                            (一九七四年十一月廿七日)

     父注:花公未闻其名姓,唯凭他面有豆皮称之,盖以同居对面房,时常见面点头,风度可亲,言笑甚稔,闻他迁调,有感而作。

     贤庆评注:在前面的一些诗作中,我们已感受到我父亲也是个活泼谐趣的人,这首诗同样体现到这一点。“花公”何许人也?原来是面有豆皮的一位老师,二哥的邻居,父亲以“花公”戏称之。此花公,我也认识,但也不知其姓名。我在南京时,娱乐不多,花公常找我下象棋,下过几次,我即发现他的棋艺高我几个档次,但他仍乐于找我对弈。某天,我问其故,他说,是要训练自己如何在最快的时间内战胜你。听了这福建大汉的话,我这个南粤小子感到受了奇耻大辱,我不是成了你试刀的鱼肉了吗?!于是,我也发愤图强,力战花公,尽量苟延性命,但毕竟技不如他,往往中盘阶段即寿终正寝。花公调返福建时,我已离开南京,倒是父亲留下了这么一首有趣的七绝。

     贤杰评注:花公,名黄耀森,福建永春人氏,现在应有七十多岁了。他在地校和我共事近20年。他为人豪爽,有多方面的才华,棋艺颇高,亦粗通中医术,曾为我儿赞宁针灸、拔火罐等。想不到父亲有此赠别诗,还上了互联网了。
 

       (五十一)    冬至话金陵

    人逢佳节增高兴,我亦因之早出门。堪笑有家分数处,喜看飞雁共双存。轻裘肥马浑如梦,安步当车若自尊。买到香蕉夸土产,又携红桔唤诸孙。

                         (一九七四年十二月廿二日)

      父注:(第三句)“看”字读平声。

 

  贤庆评注:父亲在南京过冬至时,我已离开。从诗中可以看出,父亲的心情很好。虽有感叹,如“有家分数处”,但也有庆幸,要紧的是“飞雁共双存”。父亲或许也有过“轻裘肥马”的日子,但那已如梦一样过去,现在“安步当车”,亦感到自尊,主要是自己在政治上已经解放,两老可以远赴南京,过上一年前想也不敢想的好日子。

贤杰评注:父亲常说南京的东西便宜,从街上回来往往买些熟肉食品,诗中提到的是买到广东的土产香蕉等,在冬节中和孙儿们品尝,多么高兴啊!我们家从父辈开始即离多聚少,从来是有家分数处。安步当车是父亲的习惯,也是他锻炼身体的方式。他腰杆挺直昂首挺胸走在大街上的情景,如今还历历如在眼前。
 

(五十二)   金陵别意

金陵自古繁华地,半载流连竟莫名。休问客从何处去,往来南北一身轻。

                        (一九七五年二月八日于南京赴常州途中作)

父注:春节前,常州亲戚们邀我赴常州度春节,是日(旧历廿八)动程。

贤庆评注:父亲说“半载流连”于南京,是“竟莫名”的事。的确,一年前,他还在乡间,戴着耻辱的高帽,被监督劳动,而如今,可以往来自由,“南来北往一身轻”,的确是如做梦一样。如果乡间侄儿有婚事相催,父母可以住得久些,或许就不会发生其后的疾病了。可叹!

贤杰评注:常州是二儿媳的娘家,上海是 女儿男友的家。父亲动身离开南京,要到常州和上海,此行与一门亲家 与一门准亲家相聚,真是不枉此行。在南京住了五个月,今天要离开了,产生依依别意是很自然的。父亲当然没有想到此一去永不复返了。
 

(五十三)   常州过年

不须回首话前因,可笑天涯浪荡人。客枕细摸难入梦,自沽糖果过新春

                          (一九七五年二月十日除夕)

父注:是日买到糖果及广西沙田柚给亲戚及孙儿。

贤庆注:第三句后三字非“难入梦”,因有两字辨认不出,暂以此代。父亲应该难以预想到,自己此生会在江苏省常州市郊区的一户人家中过年。夜间,他思前想后,难以入睡,是可以理解的。开头两句诗,带有深深的感慨,父亲称自己是可笑的“天涯浪荡人”。其实,父亲在抗战胜利后直到回乡前,都没有“浪荡”过,如果不是文革的遭遇,在正常的国泰民安的情况下,居住在广州的父母,到南京儿子处小住,到常州看望亲家,都是有可能的事。

贤杰评注:在常州过年,与亲家的聚会是历史的聚会,给大家增添了节日的欢乐。但是,异乡的习俗,严寒的气候,他们是很不习惯的,加上客居他乡的心境,故难入梦是可想而知的,记得晚上睡觉时,父亲用围巾把头颈都包裹起来抵卸寒气。
  春节之后,我送父母到上海裴家。记得那天坐的是棚车,那个年代,每到假期,铁路上便加开棚车,这种没有座位的车早已淘汰了。在上海还走访了几家亲戚,在荷英的阿姨家也住过一夜。遗憾的是没有看到父亲记述上海之行的诗句。那一天,我送父母到北站上车返广州,列车徐徐开动,父亲向我招手,没想到这一别竟成永诀!

贤芳评注:我和裴海荣是19763月结婚的。父母亲19752月到上海时,我还在海南岛东红农场工作,当时请了探亲假也来到了上海,与父母一起住在裴家。裴爸爸、妈妈腾出自己的房间(有一张大床)让我们三人睡,陆雯奶奶烧饭烧菜,裴爸爸、妈妈与我父亲解放前都是读过大学的,一见如故,交流甚欢,四位老人在一楼天井、三楼阳台拍了几张合影,大哥裴家荣也在场。随后,在上海期间,我带父母去了外滩、城隍庙、延安路上的中苏友好大厦等景点,父亲每到一处都有做些笔录,看得很仔细,尤其豫园小刀会旧址逗留时间最长,笔录了很多诗文。奇怪竟没有看到他留下上海之行的诗句?似乎不大可能! 

(五十四)   改庆儿寄诗,用其原意而自嘲

尘海浮游六十年,曙光照我见青天。寒冬过后风和畅,白发龙钟意泰然。玄武湖滨迎远客,紫金山下忆从前。应知到底家乡好,最羡篱边石上眠。

                      (一九七五年四月廿一日)

父注:庆儿寄诗,是新诗式,我拟改为合平仄格律诗规式,其原意大致不变。末句“石上眠”借用晋陶渊明典故。

贤庆评注:是年春节后,父母由常州经上海回到广东家乡,结束了半年的江苏之旅。其时我在农场,写了一诗寄给父亲。父亲在注释中说我的诗是“新诗式”,其实不确,又或者说是对我的诗委婉的批评。我的诗,其实是“七律”,只不过其时我对平仄规律一知半解,令熟悉诗律的父亲看着皱眉,而戏称“新诗式”而已。八十年代初,我粗通诗律后,已将其改动,今录于此:

《为父母旅居南京返乡而作》:尘海浮游六十载,万千恩怨化云烟。绿芽幼嫩风初畅,白发龙钟意更绵。玄武湖滨迎远客,紫金山下忆当年。家乡到底鲈鱼美,涧水松声伴午眠。

诗的第七句,我借用晋张翰典故。应该说,这是我和父亲最成功的也是唯一的一首唱和诗,弥足珍贵。父亲在南京住了半年,应该说住食无忧,但他们毕竟思念家乡,“应知到底家乡好”,所以于次年春天返乡。后来母亲和我们兄妹常说,如果他们不在那时返乡,父亲肯定可以多活几年,但冥冥中似有安排,让他们回去,使父亲不致客死异乡。不管怎样,那半年的南京之旅,也使得父亲的生平留下可观的一篇。

(五十五)   悼黄文

逸兴闲心两不宜,伤悲赋此悼文诗。三山埋骨终难见,表竹吞茶救已迟。算是有情兼有义,敢于无命在无私。今日儿女多奇志,君为中华作健儿。

(一九七五年五月九日)

父注:五月七日,文已死,葬三山,可谓有情人,争正义,抗议她表竹村同姓不婚之封建余毒,算是中华健儿,不算是短命无情无知者。她死于爱,情也;想不连累我侄儿,而死于表竹,义也;为表竹村青年男女之自由结婚而斗争,无私也。

      贤俊注:父亲轰动新洲镇的第三件事,就是“黄文事件”。其时,黄文事件(详情请参看悼黄文一诗的注解)弄得沸沸扬扬, 远近知闻。最初时人们以为是我父陈显唐用钱买人家的女儿,用不正当的手段求婚,酿成了悲剧,死了两条人命,所以公社监禁了我父亲两天,最后查明与我们并无关系,事实乃是黄文的二叔所为,而我们(包括泳侄)是不知情者,也是受害者,我们无端端地搞到人财两空。

贤庆评注:这是一首什么诗?不是“逸兴闲心”所为,乃是“伤心赋此”;黄文者谁,悼之因何?看来我要简述一个故事了。在我家乡沅安村附近,有一表竹村,村中有一女子,曰黄文。其时她已与一同姓的男子谈恋爱,但村中旧习不许同姓通婚,其父母通过媒人,背着她与我父母协商,介绍她与我堂弟。我父母及堂弟并不知内情,便与黄文接触。某夜,黄文 与其恋人双双在表竹村吞下大茶根毒药,上演了这幕人间悲剧!按理,黄文之死,使我家人财两空,名声也受损,父亲应怨之恨之才对,但父亲毕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理解黄文自杀之苦衷,甚至对她的死给予很高的评价,说她是“情也”“义也”“无私也”;称她为“中华健儿”。父亲的评价,似有溢美之嫌,但黄文之名,通过父亲这首诗,得以留存于世,这应是黄文这位普通的乡村姑娘生前始料不及的。

(五十六)   哭黄文

死命换来新表竹,真情争出自由花。三山埋骨垂青史,人到坟前再拜她。

(一九七五年五月十八日)

父注:文实一敢于反潮流,抗封建者,惜我未闻她的真实露言,只误信其媒与其父之语,招致有侄儿谈婚之错误事,痛哉!痛哉!今有感她的正义,是抗议表竹村同姓不婚封建残余毒害之光辉事迹,特再作此七绝一首。

贤庆评注:在写了《悼黄文》一周之后,父亲又写了这首《哭黄文》。内容虽有相同之处,但侧重点似有不同了。《悼》诗重在赞黄文,《哭》诗则重在责自己,这尤其体现在注释上。黄文之死,很难说与父亲有关,但父亲仍认为自己也有一定的责任,那就是“未闻她的真实露言,只误信其媒与其父之语”。所以对黄文的死,感到“痛哉!痛哉!”。从这诗文中,又可看到父亲那勇于自责的可贵精神。

(五十七) 月夜远怀胞弟们

万水千山隔几重,弟兄分爨各西东。已无雁字朝朝过,只有婵娟处处同。老死百年休问讯,今生半世未相逢。平安传语凭谁报?愿拜长空任好风。

                      (一九七五年六月廿四日(阴历五月十五))

贤庆评注:这是一首伤感的诗,父亲并无注释,也难以注释。父亲胞弟,幸存二位,其一于解放前在家乡经商,解放后土改时被迫逃往香港;另一于解放前在广州入读长白师范学校,1949年初学校迁往海南,随校到了海南;至解放军渡海,他又被迫随国民党残部退往台湾。如此一来,兄弟三人,分隔三地,更因政治原因,二十多年无法相见,甚至书信难通。1975年,仍是“四害横行”之时,“海外关系”仍属枷锁,在我与父亲共同生活的二十年中,父母亦绝少提到两位叔叔。这年阴历五月十五月圆之夜,父亲举头望月,不知是冥冥中有什么预感,写下了这首七律。这首七律,颔联“已无雁字朝朝过,只有婵娟处处同”及颈联“老死百年休问讯,今生半世未相逢”对仗工整,感情真挚而充沛,我们后辈读之,已觉震撼;当事人读之,想到与兄长早已阴阳相隔,更应会感慨万千,黯然泪下吧。

(五十八)   大雨刹鸡(笑话)

大雨成灾我刹鸡,怕人见笑我行为。灾情关切无余力,犹胜担猪去揾妻。

一九七五年七月十四日

父注:连日大雨,已有许多地方被水冲损崩塌,人民牲畜禾苗损失不少,政府号召抢救,有力者奋勇去了,但自私者只顾老婆共个(贤庆注:“共个”是阳江土话,即“和那个”的意思)猪仔,又说有病鸡要刹,有感而成此笑话。

贤庆评注:父亲一生,不能说大公无私,但也是公私分明的,对于自私自利的现象,他是看不过眼的,所以,在大雨成灾之时,有力气者为了自家的猪鸡老婆而不参与救灾,父亲很难当面去批评人家,但仍可以把这些现象当作笑话写入诗中,所以,便有了这一首带点方言特色的《大雨刹鸡》。

(五十九)  对联

(父亲所作对头)老夫成世总劳劳,贱命犹存,看来真幸幸。

(对尾)        绿竹一枝千箇箇,纱窗几度,筛出万丝丝。

                    (一九七五年九月十二日晨)

父注:九月十一日,路经那伦遇罗计才同志,口编出对尾索对,现作出对之。

贤庆评注:对这对子父亲没有其他注释,因标题已说得很清楚。罗计才同志何许人,未考,但肯定也喜爱舞文弄墨,才会路遇我父亲即口出尾对而索头对。我对对联的研究不够深入,不知“真”对“万”是否可行。有关对子的艺术性我不打算多说,倒是要搞点迷信的东西。除去其他抄录忆录的诗文不算,这个对子,就是父亲诗作的最后一篇了。一个月后,他就得病;两个月后,他就辞世,是否要怨他庆幸自己“贱命犹存,看来真幸幸”?如果说世上真有谶语,那么,这个对子就是不祥之谶了。一恸!

 

                       显唐遗墨选载

 

xiantangshufa1.JPG (24789 字节) xiantangshufa2.JPG (27302 字节) xiantangshufa3.JPG (21780 字节) xiantangshufa4.JPG (16633 字节) xiantangshufa5.JPG (28303 字节) xiantangshufa6.JPG (26478 字节)

               编后记

               陈贤庆

《沅安老人遗稿》今已编辑完毕,共五十九题六十九首,中有绝句、律诗、词、令、歌谣、对联等形式,除有六首是回忆写出的旧作外,其余六十三首均是一九七一年六月被遣返回乡至一九七五年九月这期间所写,而这其中,又有十一首是在南京及常州时所写。父亲年轻时代,肯定有不少诗词作品,但是,除了他忆录的六首外,其余的并没有留下,这是很遗憾的事。但是,就是这六十九首作品能够保存,亦是万幸了。

父亲的诗写得如何,这似乎并不重要,我们也不打算为他争一个“诗人”的名衔,这批诗歌最有价值的是,使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父亲晚年时的遭遇,了解到他的内心世界,而这些,却是我们当儿女的知之不多的。更何况,父亲在诗歌之中,处处表现出他忧国忧民的思想,他向不合理的命运的抗争,他的乐观开朗的性格,又是我们后辈的一份十分宝贵的精神遗产。再从父亲的遭遇,推而广之,我们又深深感受到,十年文革,给国家民族带来了多么大的灾难,摧残了多少人才,千万不能让这种悲剧重演了!如果说,这批诗歌,多少能起到以上三点作用,那么,我今天所 做的事,就不是毫无意义的了。

父亲去世已经二十五周年,到现在才能将他的遗诗供诸于世,似乎是晚了一点,但总算是完成了我们的一桩心愿,就以这一页《显唐遗诗》,作为我们对父亲的纪念吧。

                                         20012

补记:《 沅安老人遗稿》,选入2009年由贤庆编著出版的《论律评章》一书。选入2011年由贤俊、贤杰、贤庆、贤芳四兄妹合著的《贤声》一书。遗稿中的《未起偶成》《无题》《在广州夜宿广州象骠弟家晨起偶成二首》《退休》五首,选入香港《岭雅》第40期之“遗音”栏目。

                           返回

            连接我们的父亲母亲1 2 3  4  5     

                 遥远的回忆——写于父亲诞辰一百周年及逝世三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