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故居,颂伟人

            陈贤庆

      (一)中山故居

孙中山是二十世纪中国的革命领袖、一代政治伟人,其故居得到保护并成为后世瞻仰之地,这是很自然也很应该的事。

1966年秋,我与几位同学“步行长征”到过珠三角几市县,在石岐逗留了三天。但是,当时并没有去到中山故居,毕竟翠亨离县城尚有数十公里之遥,加上交通不便;更主要的,是当时“革命小将”瞻仰的革命圣地是韶山等,作为国民党人的孙中山的故居,有无对外开放也是个问题。

我第一次踏足中山故居,要追溯到19865月,那时我与陈品权副校长一起教高三级的语文课,到纪念中学开高考备考研讨会。趁开会之便,我得以到学校旁边的中山故居参观。

孙中山少年时代过着艰苦的生活,1871年孙中山5岁时,17岁的哥哥孙眉因家境困难,被迫离乡背井,跟随亲戚飘洋过海去到檀香山谋生。开始在一家菜园里当雇工,后来到茂宜岛垦荒,经营农牧业兼商业。数年后,他成为当地首富,被尊称为“茂宜王”。哥哥富有了,也使得孙中山一家的境况有了好转。孙中山获得了到檀香山以及广州、香港读书,以及结婚成家的机会。

1892年初,孙中山26岁,还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五年级。大哥孙眉又寄一千两白银回家,委托孙中山主持修建新居。孙中山一改乡间传统的建筑风格,自己设计新居,他将他与夫人卢慕贞的住房改建成二层三开间的楼房,并在楼房前面加建两层骑廊。是年夏天,新居落成,这就是我们今天大家都很熟悉的孙中山故居。

故居四周皆苍松、翠竹、古榕和红棉,环境清幽。在中山书房中,陈列着他用过的针筒和听诊器。他虽当过总统,但并没有贵重的家具和摆设,房中仅有一张农家木床,一张旧桌和两把木椅,这是他在遗嘱里所说的“一生不治家”的最好证明。孙中山曾在书房写过著名的《上李鸿章书》,和陆皓东等革命志士共商过革命大计。孙中山试制炸药时被炸裂的石门,至今仍存痕迹;他在庭院中所亲植的酸子树,仍在生长。当年我参观所见,除了故居外,周围还未建成“纪念公园”,显得朴实自然。翠亨村的建筑,也充满了乡土气息,兼有一点西洋的风味。

参观之余,写得五律一首:“久仰先贤志,翠亨今始行。山青人杰显,水秀卧龙生。手抚家居树,亲聆国父声。残阳染校道,学子尽精英。”

19948月,正值暑假期间,在南京工作的二哥二嫂到中山来探望母亲及我的一家。某日,我带他们到翠亨的中山故居一游。这次游览,也得五律一首,诗云:“炎炎当夏日,远道翠亨村。睹物思忠烈,环居仰伟人。香山风俗美,革命展堂新。留影先生侧,精神久镌心。”与1986年不同,从“香山风俗美,革命展堂新”一联可知,当时,中山故居又有了新的建设,这就是“孙中山纪念馆”,纪念馆是一座白色的宏伟建筑,里面陈列着各种图片和实物,介绍了孙中山及其战友们的革命业绩。

2001426日,我校高三级老师到纪念中学参加高考研讨会。中午在纪念中学的教师饭堂吃了饭,离下午继续开会还有两个小时,当时,我们并没有进入中山故居,只在门前经过,到了故居附近的一处新落成的“中山影视城”参观。影视城内,有模仿的“黄包车”“中山舰”“黄埔军校”“北伐战场”、孙中山生活过的“东京街景”、蒙难时的“伦敦寓所”等,影视城虽为拍摄影视服务,但也成为纪念孙中山的一处景点。有小诗记此游:“巡行方便有包车,日本英伦复美加。战舰中山黄埔校,一时忘却在何家。”

2004122日下午,我校组织高一级学生到孙中山故居以及詹园游览。对于学生来说,游览又有个更科学的说法,叫社会实践。管德育的钟和生副校长随队而去,而我的主要任务是拍些照片,以相为证,证明学生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参观游览倒是其次了。

     到了故居后,学生们便分散参观。故居因要维修,内部并不开放,我们主要是参观那中山纪念馆。馆内的内容其实是非常丰富的,不仅可以了解到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还可以学习到中国近现代的许多知识。这对学生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不知他们是否有珍惜。从纪念馆出来后,外面有不少景致,如古树,如鲜花,如藤蔓,如亭台,如石桥等。

这次参观,发现故居又多了一处景区,那就是翠亨民俗村,政府将中山故居周围的一些村屋和土地收购,在村屋里,展现各种过去的家具、谷物、食物和农具等;在四周的土地,种上水稻和各种蔬菜,养上牛、猪、鸡、狗、鱼等,一片田园风貌。这民俗村,也是为了给外地的游客了解翠亨以及岭南的风俗;为年青一代了解历史民情提供的好处所。增加了这民俗村,中山故居的内容便更为丰富了。

200821日,我再一次游览中山故居。中山纪念中学的吴定刚老师与我是老朋友,彼此都在自己的学校担任多年语文科组长,有过不少交往,听闻他心脏动了手术,在家休息。我准备去探望他。刚到我校工作的四川姑娘王双,也是语文教师,没有去过翠亨,寒假也没有回老家,我便带她一起前往。

在探望吴老师之前,我们先参观了中山故居。这次参观,我们有一位向导,就是在故居工作的也是孙中山研究学者的我的朋友李宁先生。他带领我们细细参观。这次参观,我发现故居的景点更加完善,尤其是民俗村,面积更加扩大了,实物更加丰富了。整个中山故居,就是一处内涵深厚、环境优美、令人肃穆景仰的旅游景区。

到了2009年,中山故居已经不收门票,游客可以自由参观;到了2011年春节期间,随着广珠城轨的开通、翠亨站的设立,中山故居每天接收游客两万多人次,更加成为珠三角的著名景区。

       (二)中山纪念中学

在中国,有些大学本身就是很出名的旅游景点,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而具有旅游价值的中学,恐怕就不多。因纪念某人而创办、而又具有旅游价值的中学,就更少了。在中山,中山纪念中学应是其中之一。到中山故居游览瞻仰,不可不到中山纪念中学参观,这两处景点,可以说是连成一体的。

 1925312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28日,国民政府第十九次国务会议确定中山县为全国模范县,直属国民政府管辖。同年49日,孙科在国民政府二届二次会议上提议:为建设中山模范县,特规划翠亨乡为全国模范农村,拟先建设总理故乡纪念学校一所。提议获得批准,孙科先生亲领筹办之责。

 经过他的积极奔走努力,南京政府拨给1928年赈灾公债十八万元、广州国民政府拨款十万元、广东省政府拨款十万元,共筹集约三十万元的建校经费。学校于19311127日奠基建设。1933年校舍基本落成。学校自1935年秋季招生。19389月因日寇入侵而迁澳门办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经过修复,师生于19473月返回翠亨校舍上课。解放后不久,本校改名为:中山纪念中学。

 我第一次踏足纪念中学的校园,要追溯到19865月,那时我与陈品权副校长一起教高三级的语文课,到纪念中学开高考备考研讨会。在上一节中,我引用了五律一首:“久仰先贤志,翠亨今始行。山青人杰显,水秀卧龙生。手抚家居树,亲聆国父声。残阳染校道,学子尽精英。”其中,“残阳染校道,学子尽精英”句,说的就是纪念中学的事。那时,纪念中学校园内的建筑,主要是红墙绿瓦的旧建筑物群,主要由逸仙堂、寿屏堂、皓东堂、鹤龄堂、庆龄堂以及慕贞堂等组成,依山势而形成梯阶式层次布局的、对称的主建筑群,逸仙堂是主体建筑。这些都已成为国家级的文物。   

 我校在未定为高考考场之前,考生都要到纪念中学考场参加高考。1998年高考期间,我带学生去考试,住在纪念中学。当时有首七绝是这样的:“数年不见纪中面,盛赞今朝美校园。旧阁新楼相掩映,鲜花古木醉陶然。”可见,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纪念中学更加漂亮了,不仅有“旧阁”,而且有“新楼”,如新的教学大楼,新的图书馆等。

那年高考期间,还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因在纪念中学里面住,不便半夜观看电视直播世界杯半决赛,故7日夜10点半,与吴俊春、罗胜文、王学元、彭红兵四位青年教师坐出租车到三乡镇三乡中学吴俊春老师家观看。8日夜10点半,与冯定和、刘朝晖两位老师到翠亨宾馆一相熟的工作人员的房间观看。这两晚的经历难忘,有诗记之:“老夫忽发少年狂,廿里驱车走异乡。吃罢夜宵眠地板,巴荷大战绿茵场。”翠亨宾馆静无人,挤卧一床暂养神。夜半朦胧瞪睡眼,遥观法克斗天昏。

20036月,我又带学生到纪念中学参加高考。6日傍晚,一场大雨,驱走暑气。雨后,我与郭丽兰老师以及一些同学,在校园内漫步。这时的纪念中学,规模更大,新的体育馆、游泳池,运动场、艺术楼、学生饭堂等将校园装点得无限美丽,可以说处处步步是景。走累了,我们在心境湖边闲坐谈心,面对美丽的湖光山色,师生的言语都充满感慨。到底有些什么事值得感慨?原来,那年春天,中国发生了“非典”,几乎弄得大家课上不成试考不了!幸而,我们最终战胜了那来势凶猛的病毒,社会又变得平静。虽然,在考试期间,学生还要探体温等,但起码高考还能进行!我有《破阵子》一词,说的就是这事:“非典年间高考,暑炎月内赶场。池上荷花馨气爽,叶底黄鹂语意长,名园雨后凉。    一岁辛勤复习,今朝终试锋芒。不信才华随逝水,赢得佳音报梓乡,笑声满路扬。

2008127日,学校开始放寒假。中山纪念中学的吴定刚老师与我是老朋友,彼此都在自己的学校担任多年语文科组长,有过不少交往,听闻他心脏动了手术,在家休息。我准备去探望他。20079月刚到我校工作的四川姑娘王双,也是语文教师,没有去过翠亨,寒假也没有回老家,我便带她一起前往。

 参观完中山故居,探望完吴老师后,我带着小双在美丽的纪念中学校园内参观。

 又过去了四五年,这次来纪念中学,发现校园又有了变化, 各式各样的建筑物错落有致,色彩鲜明。最大的变化,就是在校园内建了一座公园,叫“寿屏公园”。“寿屏”是孙中山长兄孙眉的字。寿屏公园也是对为革命作出很大贡献的孙眉的纪念。我和小双饶有兴趣地登上山去。公园内曲径通幽,春色满园,花木茂盛。山顶上有一座古香古色的钟楼。站在山顶之上,可以饱览全校园乃至翠亨村的秀色。我想,纪念中学的学生真的很幸福啊,早上可以待日升东海,傍晚,可以眺霞染西天。小双更是很兴奋,暮色苍黄,雾气弥漫之时,仍流连忘返。这是一次愉快的旅行,我有七绝一首记录:岁末天寒路远长,同游幸有小双双。先生故里重瞻仰,日晚山头雾气扬。

如今,中山故居和中山纪念中学已经成为中山市的两张亮丽的名片,是著名的旅游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万千游客。2011年初,广珠城轨开通,在翠亨就设有一车站,这不仅为了方便各地的游客,更是对中国铁路的倡导者和领导者孙中山先生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