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张火丁的提议

       陈贤庆

  2008年11月2日,笔者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看了一场题为“中华之声-2008名家名曲广东(中山)演唱会”。事后写了五律一首:“京越黄梅调,昆川豫粤声。弘扬传统艺,陶冶国人情。《寻梦》犹《相遇》,《梳妆》复《演兵》。《放裴》兼《上路》,《花果》唱升平。”诗中首联就介绍了这演唱会有多个剧种的演员参与;七处书名号,实际就是七个曲目。由于节目单已丢失,曲目的全名以及具体的演员,我已记不得了,但是,“张火丁”这名字,因其有点特别,还是记住了。

为何说到张火丁?原来,也是看了报上的一则消息,有感而发而已。2009年8月18日晚,作为由中宣部、文化部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中110台优秀节目中唯一的粤剧节目,由广东粤剧院创作演出的红色经典粤剧《山乡风云》在解放军歌剧院举行了首场演出。演出结束后,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和著名京剧演员、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火丁一起来到后台,畅谈观后感。张火丁教授在称赞演出成功之余,也提出一个建议:为了争取更多观众,粤剧念白是否可以“改良”为普通话?此话一出,估计全场默然;然而,红线女毕竟已年过八旬,德高望重,也不怕“顶撞”张教授,当即连连摆手不同意,说:“不行不行!那就改变了这个剧种的语言了!听不懂?学啦……”

张、红这一“冲突”,实在很有意思,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问题。中国的各种地方戏曲,无疑都是以方言来演唱和念白的,但是,恐怕除了广东粤剧外,其他剧种的演唱和念白,包括京剧、越剧、豫剧、川剧、秦腔、黄梅戏、湖南花鼓戏、东北二人转等,都是比较接近普通话的。越剧的唱词外地人难以听懂,但念白还是可以听明白的。唯独是广东的粤剧,不是广东人或懂粤语的人,真的很难听懂。可以想象,在观看《山乡风云》的两个多小时内,听不懂粤语的张教授是有点难受的。由此,引发了她的这一提议,也是不无道理的。

戏曲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要发展,就不能不改良。其实,各个剧种,从产生到保存至今,都是在不断改良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粤剧产生在岭南,临近港澳和海外,加上广东人的开放和敢于创新,粤剧是全国所有地方剧种中最勇于革新,最具包容性的一个剧种。传统戏曲所使用的伴奏乐器,都是民族乐器 ,如京剧,越剧等,主要使用京胡、三弦、月琴等,但是,粤剧则早就大胆引进小提琴、大提琴、色士风、电杬等西洋乐器。其他戏曲品种,鲜有改造并利用一般歌曲的,但是,粤剧不仅敢于引进其他地方戏的曲牌,引进各地的民歌,甚至还引进外国歌曲、流行歌曲,如《魂断蓝桥》《苏珊娜》《秋水伊人》《天涯歌女》等,甚至《焚心如火》《血染的风彩》《在北京的金山上》也能做到外为我用,洋为我用,与传统的梆黄体系融合为一体,增添其生命力。

但是,任何剧种的改良都有一个底线,粤剧粤曲的底线,应该就是“粤语艺术”!粤剧演员在念白时用普通话行不行?我想,经过一定的练习,也应该说得准说得好的,但是,唱时用粤语,念时用普通话,那将是多么滑稽的场面啊!实际上,戏曲依靠和保存着方言,方言也在保护和促进着戏曲,红线女断然的两个“不行”,并非意气用事,实在是在捍卫着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尊敬!至于女姐所说的“听不懂?学啦……”,则是自信者的体现。地方戏曲要发展,要走向全国,不能依靠改变语言,改变特色,而要在其他艺术元素上下工夫。曲词优美,艺术手段丰富,别人就爱听,爱看,想学;君不见,粤语那么难学,上世纪八十年代,不是全国都在学粤语,唱粤语歌吗?

从粤剧的语言,我又想到我市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咸水歌。咸水歌是疍家人唱的歌,肯定也是用坦洲等地的方言唱,方显出其特色。咸水歌这种艺术,会不会自生自灭?这种担心应该有;原汁原味的咸水歌能否走向全国?恐怕很难;将它改良用普通话演唱,如何?结果,真有文艺家们作了如此的尝试。但是,用普通话演唱的咸水歌是否还可以叫咸水歌?……这真是一个比较高深的课题,研究这一课题,对如何真正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在是很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