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曲)的起源
——红船
子弟和八和会馆
陈贤庆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广府大戏,属于皮黄系统,受昆、戈、汉、徽、秦、湘等剧种的滋润和影响,借取其唱腔之所长又吸收地方音乐和民谣并以粤语方言演唱,既与传统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又别具典型的地方特色。
粤剧的清唱形式便是粤曲。
广东地处岭南,历史上,尤其是封建时代,广东的经济文化落后于中原,这是毫不奇怪的。宋、元时期,北方的戏曲已发展并盛行之时,广东仍是荒蛮之地,恐怕也是“终岁不闻丝竹声”。宋末以及明末,外族入侵,中原士民大量往岭南避难迁徙,广东遂多有人气,而北方的文化亦随之而传来。
清雍正五年间,北京名伶张五,人称摊手五,因躲避清廷的追捕,化装易服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为了谋生,张五以京剧昆曲教授学徒。师徒们组成班子,到四乡演出,换一口饭吃。由于要经常外出演出,他们便寄居于船上。而船又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为了让乡民在远处就得知有戏班到来,他们将船涂成红色,这和今天白色表示医生、绿色表示邮差类似。于是,其后的戏班亦仿效其做法,所乘的船皆为红船。于是,“红船”便成了戏班的别称;“红船子弟”便成为粤剧艺人的代称。
今天,粤剧戏班外出演出已经不用坐红船了,但是,“红船”这一很特殊很美妙的名字则保留下来。今天,广东有一个专门介绍和推广粤曲的网站,办得很红火,就叫做“棹红船粤曲网”,网友(即曲友)遍及全省甚至海外。网络代替了船只,不能不说是时代的大进步啊!
张五到佛山除了避难授徒,他还建立了“琼花会馆”。琼花会馆是粤剧界最早的戏行组织,所以佛山便被称为粤剧的故乡。琼花会馆在如今佛山市红强街汾江河边,会馆附近的水涉头边立有一石碑,上刻“琼花水涉”四字。艺伶就是在这水涉上落戏箱,乘红船到各地演出的。不过,我也看到另一段介绍,说“琼花会馆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最早的粤剧行业组织,为本地戏班艺伶排练、教习、切磋艺术之地,也是当时戏班管理的机构。因供奉戏行祖师‘华光’,故又称之为琼花宫”。明万历比起清雍正又要早百多年,不知哪个为准了。
琼花会馆建立之后,其他的会馆纷纷建立,但是,规模都不及琼花会馆。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镇内有会馆凡三十七,琼花会馆建筑瑰丽,为会馆之最。”琼花会馆面积比当时的佛山祖庙还大,门口有四根大柱,还有个亭子。其时佛山多迎神赛会,逢神诞必要上演粤剧,清代有一首竹枝词描写了这一盛况:“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节,万人围住看琼花”。“万人围住看琼花”句,除了押韵的需要,应该也是突出“琼花会馆”在当时的地位。
除了规模大,当年的琼花会馆“权力”也很大,它是一个汲及到广东、广西粤剧行业的管理机构,执行如今文广新局的部分职能。如版权问题,哪个戏班排了新戏都要到会馆演一次,得到审查通过后才能演出,不能无偿偷排同行演出内容;还有演出场地纠纷问题,如果两个戏班同时到一个场地演出,就要靠会馆来协调。
玩粤曲的人,常会说到“八和会馆”,那么,何为“八和”?原来,可以在在琼花会馆里找到出处。作为粤剧的行会,琼花会馆有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会馆内设慎和、兆和、庆和、福和、新和、永和、德和、普和等八堂,分别统管所属会众。这“八和堂”,应属不同的八个戏班,渐渐也应形成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如今,佛山的琼花会馆是否仍在?可惜的是,清末佛山的琼花会馆因为粤剧艺人的起义而遭禁,伶人们也不得再演粤剧,琼花会馆也是不能再办的了,后来粤剧武生邝新华等人遵从师父的遗愿,在广州的黄沙另建“八和会馆”。并规定,新会馆的成立一定要比广州所有的商行工会的会馆要宏伟,以让世人重新认识粤剧,以粤剧为豪!其后,佛山的琼花会馆日渐衰败破落,不复存在了。到如今,在佛山的广东粤剧博物馆,一座题着“琼花会馆”四字的新建的牌坊,还在追忆着琼花会馆当年的辉煌。
那么,广州的“八和会馆”有否建成?还真由邝新华倡导,全行出资出力,于清朝光诸15年即公元1889年建成,原址在广州黄沙。“八和”二字的含义,除了上述的解释,因新址的建设,又多了一种解释:“八”字意指对行的人,“人”字上面分开就是“八”字,“和”者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开创粤剧新天地,两种涵义,均强调一个“和”字,和为贵、和为上,为戏行先贤的精髓所在。
新的会馆建得如何?据史料记载,的确建筑得很宏伟,而且还派生出一个传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