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曲的七大体系

 

        陈贤庆 辑录

 

粤剧包括粤曲,由七大体系构成。这七大体系是:梆黄体系、歌谣体系、念白体系,以及牌子、小曲杂曲、广东音乐、锣鼓。

梆黄是梆子和二黄的简称。梆子包括首版、滚花、慢板、中板、特定唱腔五类。二黄则包括首板、滚花、叹板、煞板、慢板、二流、西皮、恋坛八类。

歌谣包括南音、板眼、龙舟、木鱼、粤讴、咸水歌六类。

念白包括白榄、诗白、引白、口白、口鼓、有韵口白、锣鼓白等。

牌子和小曲杂曲,均指固定的曲牌和引进的中外乐曲和歌曲。

以下重点谈谈广东音乐、木鱼、龙舟、南音、粤讴、咸水歌。

 

   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是具有鲜明地方色彩和独特风格的乐种之一,于清末民初产生和流传在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内容很广,包括粤剧和潮州音乐、小曲及地方性民歌曲艺等等,现在则专指丝竹音乐。

  在近代,广东小曲盛行一时,无论是戏曲伴奏、街头卖艺还是婚丧喜庆都要演奏它,而这种乐队演奏的乐曲,又叫做八音行街音乐座堂乐 广东音乐的音响色彩清脆明亮、华美;旋律风格华彩、跳跃、活泼;乐曲结构多为短小单一的小品,很少有大型套曲。

  1921年以前是广东音乐的形成时期,它最初形成于清末民初(二十世纪始),发展迅速,不久即风行全国,在港、澳及东南亚各国华侨聚居的地方也很盛行。清末,在广州市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流行着不少“过场”——“即丝弦乐队当无唱曲时,各弦合弄之谱也”。“小调谱”,即广东音乐即在这些民间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段时期使用的乐器有二弦、提琴(非西洋提琴也,乃中国乐器,形制与板胡相同,约在明代就出现)、三弦、月琴、笛(或箫)组成,俗称“五架头”,又称“硬弓”。

早期乐曲,音符较散,节奏也缺少变化,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新的特点,在曲调进行中加有多种装饰音型,称做加花,音色清脆明亮,旋律流畅优美,节奏活泼欢快。这段时期的乐曲是民间流传的集体创作,二十世纪初出现了严公尚,是广东音乐的代表人物,此段时间的代表曲目有《旱天雷》、《连环扣》、《倒垂帘》、《三潭印月》、《饿马摇铃》、《小桃红》、《汉宫秋月》、《双声恨》、《雨打巴蕉》等。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广东音乐的兴盛时期,出现了吕文成、何柳堂等专业作曲家和演奏家,原来的硬弓乐队也发展成软弓20世纪50年代以来,广东音乐持续发展。

  20世纪2030年代是广东音乐的兴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专业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如何柳堂、吕文成、易剑泉、尹自重等。约在1926年间,受江南丝竹影响,吕文成将二胡引进港、澳,并改用钢丝琴弦,移高定弦,成为发音清脆明亮的粤胡(又称高胡)。加入扬琴、秦琴,并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称为三件头,又称软弓。后来又在三件头的基础上加入洞箫、笛子、椰胡等丝竹乐器,乐队有了扩大,西洋之小提琴及色士风、电阮等乐器亦被引进,并形成更佳的效果。大约在1930年左右乐队才定型下来。代表曲有何柳堂的《赛龙夺锦》、《鸟惊喧》、《醉翁捞月》、《七星伴月》;吕文成的《步步高》、《平湖秋月》、《醒狮》、《岐山凤》、《焦石鸣琴》;尹自重的《华胄英雄》及易剑泉的《鸟投林》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广东音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音乐工作者对广东音乐进行搜集、整理,并对广东音乐的和声、配器等方面进行研究改革,出版了不少的乐谱,创作并演出了大量优秀曲目,如陈德巨的《春郊试马》、林韵的《春到田间》、刘天一的《鱼游春水》和乔飞的《山乡春早》。

 广东音乐目前所用的乐器有高胡、小扬琴、大提琴、秦琴、洞箫、大阮、中胡等,以高胡为主奏乐器,其中滑指是广东音乐最具特色的演奏手法,又分小绰大绰小注大注回滑等。主要弦式有合尺调(定弦为52)、上六调(定弦为15)、乙反调(定弦为52,主音为74)、士工调(定弦63)工乙调(定弦37),各种不同的弦式表现不同的情绪。

 

   木鱼

粤曲中另一个曲种木鱼(又称木鱼歌)是用广州方言演唱的说唱形式,也是粤剧、粤曲常用的曲牌。演唱时不必伴奏,只用一般刳空了的硬质木头敲击作声,以为节奏。这段木头叫做木鱼。因此这种演唱形式称作唱木鱼,在明代已流行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清代至民国初年最兴盛。据史籍载,明代万历年间已出现木鱼歌的木刻本。自明、清至民国初年,木鱼歌书流传于民间多达500种、四五千卷,传唱者数以百万计,其中最著名的《花笺记》于1824年、1836年先后被英国学者汤姆斯和德国人辜尔兹译成英文和德文出版。据说,德国大诗人歌德读了《花笺记》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精神大加赞赏,并评价为一部伟大的诗篇。他激动之下,诗兴大发,写下著名诗歌《中德四季与黄昏合咏》十四首。这是中德文化交流的大事,也是岭南文化在海外传播、交流的一段佳话。木鱼歌作为粤曲中的一个曲种由外国人翻译出版,流行海外并得到大诗人的赞赏,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英、法、日、俄、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汉学家都在竞相收集、整理被称作艺术化石木鱼书,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可喜的成果。据报刊报道,不久前一位在美国长大的台山水鱼歌手竟在白宫获得《美国国家传统奖》。木鱼书这一中国岭南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曲艺品种,木鱼声声,花开花落,经历了五六百年之后,正处于濒临消亡,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外国学者如此热衷于木鱼书的研究,外国歌者获(中国)传统奖,而在国内的整理研究却处于空白状态。反差如此之大.不能不说是一种奇妙的讽刺。下面再介绍几种粤曲的曲种。

   

   龙舟

     又称为龙舟歌,是粤曲的另一曲种,清末民初广泛流传于民间。辛亥革命时期广东革命党人常以龙舟歌这种艺术形式宣传革命,被称为政治龙舟。民间艺术则发挥其即兴创作的才能,以社会新闻为内容随编随唱。

   

   南音

     是粤曲中的一个曲种,也是用广州方言演唱的说唱形式,它还是粤剧粤曲常用的曲牌之一。这曲种历史更加悠久,早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便己形成,一直流行至民国时期。由于它的音乐性较之木鱼、龙舟更强,故为许多民间艺人在舞台上演唱,南音曲调被艺人们转化为粤剧和粤曲演唱的曲牌。南音的著名曲牌《客途秋恨》一直传唱至今,数百年长唱不衰。

   

   粤讴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粤曲另一曲种“粤讴”。所谓“粤讴”,是在“木鱼”、“南音”的基础上,改变其腔调创造出来的曲种。这是岭南名士冯询、招子庸于清嘉庆年间创作的。1828年招子庸编著的《粤讴》一书在岭南影响较大,流传最广。该书于1904年被英国人克里门蒂(又译作金文泰)译成英文,以《广州情歌》的书名介绍到欧洲。“粤讴”初期一般为女伶、歌妓演唱,后逐渐以通俗文学形式流传于社会。辛亥革命时期岭南革命党人把“粤讴”作为鼓吹革命的宣传形式,在书报上刊登反帝反封建内容的粤讴作品。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省港大罢工期间,“粤讴”也发挥过很强的战斗作用。

 

 咸水歌

咸水歌又称咸水叹、叹哥兄、叹姑妹,是渔家人自娱自乐的一种歌唱形式。广东中山坦洲镇的渔民素有从事农业劳动或行船时对唱互驳、斗歌竞唱的习俗,特别是在谈婚论嫁、丧葬等过程中,往往触景生情,随编随唱。中山咸水歌的主要类别包括长短句咸水歌、高棠歌、大缯歌、姑妹歌和叹家姐等。

  早在明末清初咸水歌就已流行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带。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们为调剂生活,增加村与村之间的友情,逐渐形成了一种对歌酬答的习俗。各地多半在农忙之前或收获之后,搭起歌台,进行比试;中秋节时,还把船摇至江心,连成中秋咸水歌擂台

  咸水歌在中山坦洲历史最为悠久,流传广泛,曲目丰富,至今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唱法,如采用粤方言中山次方言歌唱,衬词用啊咧,衬句多用妹好啊咧弟好啊咧,歌唱的即兴性很强,随字求腔等。其代表性曲目有《对花》、《海底珍珠容易揾》、《水乡情》等。

 

上述的乐曲和歌谣,均为粤剧及粤曲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