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知青的时代价值

 

 

纪旭光

 

知青,是特殊年代的特殊群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应该从19681222日正式开始,毛泽东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编者按:“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整整四十年过去了,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经历了艰辛的磨练和考验,绝大部分都回到城市。有的顶职就业,有的参军入伍,有的升学就业,有一部分到世界各地继续“洋插队”,都为促进祖国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等各项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今,知青已分佈在各个领域,不少人已成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精英,且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不可否认,知青确实为时代作出一定的业绩。值此纪念知青上山下乡40周年之际,我们就知青的时代价值以及知青文化等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和交流,这对于总结历史经验,凝聚奋斗精神,推动社会和谐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如何评论知青的时代价值?首先,应当从知青作为特殊年代的产物谈起。

一、知青运动的历史渊源

追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源头,最早应当是抗战时期的延安。那时候许多沦陷区青年学生为了抗日,或者说走投无路,纷纷跋山涉水投奔重庆和延安。当时延安根据地尚处在艰难的发展时期,求贤若渴,从经济上看,陕北农村不仅不能同富庶的江浙沦陷区相比,甚至比起国民党统治下的西南、沿海诸省也有很大的差距。在这片备受干旱、风沙和贫穷困扰的黄土地上,青年学生头次看到中国人民背负沉重苦难同大自然也同命运顽强斗争的情景,头次不是从书本上阅读到探讨,而是直接走进农民的生活中,成为他们中间名副其实的一分子。

对当时的青年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因为不论你愿意与否,你确确实实走进陕北,走进干旱和贫瘠的黄土高原。你必须学习劳动,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学习咽粗粮和同疾病、灾害以及一切困难作斗争,总之你必须学习同生存有关的全部常识。

不管怎么说,作为特定时期的知识青年,他们穿过炮火连天的战场,从大城市来到延安边区的农村,以自己的知识、文化、激情及至全部生命方式,为中华的民族自救和反侵略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选择了投入战争,也就是选择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革命成功了,他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们的人生价值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以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推动了新中国的建立。

1955年,河南省郏县大李庄乡有一批中学和高中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当时《人民日报》发表了《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报道了这个乡的事。毛泽东主席读了很兴奋亲笔写了按语:“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大有作为”无疑是一个充满信心和希望的热切期待,它至少表明,那个时期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的使命不是思想改造而是投入农村经济建设。这一重任不仅使知识青年充满了主动精神,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暂时确立了知识分子至少与工农地位平等的精神优势。

到六十年中期,上山下乡已经有了后来作为一项“运动”发展的雏形。那时虽然未明确提出“接受再教育”的口号,但是下乡政策已经由自愿转为强迫,下乡对象也变成那些家庭出身不好的初高中毕业生。这些学生由于阶级路线的制约,惟一的出路是到农村或者边疆海岛去当农民、垦工。比如汕头市,在1965年已有第一批300多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海南岛农场务农。直到19681222日,毛泽东同志那个“很有必要”的指示发表,全国历时十年先后有1700多万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城镇青年积极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上山下乡运动中去,直至197810月世纪伟人邓小平,顶住各方压力,站出来说了一句公道话:“我们花了三百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上山下乡运动才宣告结束。

这场运动,是对还是错?是成功还是失败?历史自有公论。对知青而言,失去的是升学就业的机会,付出是血汗和青春年华,但得到的是那种坚忍不拔的知青精神。

翻开60多年来的知青历史,从抗日救国的青年运动到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尽管时期不同,但都同出一道理:知识青年必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才能创造出时代的价值。

二、知青运动的精神财富

什么是知青精神?《南方日报》记者在报道今年“3·18”粤海知青千人在广州开展植树公益活动过程时,把“知青精神”概括为:“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团结顽强。”这短短三句话,简单十二个字,却深刻反映出知青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这种精神不仅在于表明我们广大知青曾经被动地接受了苦难的磨练和命运改变的行为方式,还在于体现了一代人自我意识的最终觉悟和走向重塑一个具有理性意识的健全丰满的民族灵魂的可能性。

在那个年代,每一位知青都有挥之不去的记忆和刻骨铭心的情感;在那个年代,知青的苦难多于欢乐,蹉跎多于际遇。从海南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亲身经历,就足以证明上述这个论点。当年10多万刚踏出校门、稚气未脱、书生气十足的青少年,刚放下书包,便马上投入到开发大自然、烧芭挖穴的原始劳作之中。每天消耗大量的体力,流出过多的汗水、泪水甚至血水,换回的是 “缺鱼少肉无油菜,盐水酱油萝卜干”的一日三餐。不仅如此,还要承受蚊叮虫咬种种恶劣条件和超常繁重、危险艰巨的工作,不少知青因此病逝和工伤死亡。像晨星农场那20位来自广州、汕头等地花季女知青,最大也就22岁,最小的只有15岁,她们在汹涌的暴雨山洪即将吞没连队猪场的危急关头,冒死抢救国家财产,临危不惧,最后全部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类似这种情况,不胜枚举。大量事实说明,广大知青尽管在如此严峻的环境和条件下,没有被吓倒、后退、颓废,相反,却是咬紧牙根渡过各种难关,造就了为事业献身的信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改革开放这二十多年中,各种思潮,不断侵袭着知青群体,只有极个别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败阵,更多的知青被分流下岗,走上失业道路,但他们仍保持着过去在兵团时代那种艰苦朴素的本色,想尽办法,迎难而上。几度出局,数次崛起,一步一坎,激情常在,正气长存,靠的就是当年的知青精神。当前,我国城市差别依然存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依然迫切需要人才,正处于开发热潮的大西部等欠发达的地区,也依然需要更多的有志气青年去奉献。事实上,不仅是农村和西部,在各个工作领域,我们仍旧需要继承和弘扬过去那种知青吃苦耐劳,为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而勇于奉献的精神。因此,知青的时代价值也再次凸现,相信知青过去那种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应该是这个时代最响亮的音符!

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众多知青积极向上,在努力改变个人命运的同时,也在推进时代的进程,从而改变着国家的命运。虽然,知青没有经受过战争的考验,但却经历了上山下乡运动的磨练,从农村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走,终于成为今日国家的栋梁。党的十七届政治局常委9人中,习近平、李克强2人就是知青,在19名政治局委员中,张德江、李源潮、王岐山、令计划等4人也是知青,比例上占了五分之一,各部委、省市、地方也有相当一部分知青进入领导阶层,甚至还是第一把手。从这里可以看出知青发挥的卓著作用和其不容忽视的时代价值。他们正是以自己的努力,靠着知青精神的激励,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爱护与支持,逐步迈入国家政治和权力的中心,成为新一届党中央的核心人物,未来的接班人。这在中国的历史上,空前绝后;在世界各国,也未曾有过,这是知青的骄傲!这——就是知青的时代价值!

“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团结顽强”——知青精神已深深溶入每个知青的生活行动之中。知青有理想、有文化、有志趣、见识广,能以乐观的态度,笑对生活的捉弄和世道的不公,回城以后,知青仍然以惊人的拼搏力度,续写着知青再创辉煌的新历史。

就拿本人来说,我是19697月,在汕头市第八中学应届高中毕业。就当时的形势和社会状况,继续升学既无可能,留城工作也不现实,前途十分渺茫,故还是随大流到海南参加生产建设兵团。我就是抱着这样的心理,告别亲人,离开家乡,来到遥远的第二故乡—海南东方县东方农场(时为广州军区生产兵团第四师第二团),当一名知识青年,接受再教育。经过五年多的艰苦锻炼,从连队的文书,到团部政治处的报道员,再到团部中学当教师,思想不断成熟,工作经验逐渐积累,迈开了人生旅途的第一步。197410月,父亲因患肺癌提前退休,让我回城顶职。那时,我又从工厂的办事员当起,然后调到公司当保卫干事,直至股长、副经理,最后又被上级任命为广东省汕头中食集团公司的党委书记、高级政工师。这一切除了周围同事的支持、帮助;领导的重视、培养,更主要靠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知青精神的主导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过去再苦再累的工作环境,我们都撑得过去,现时工作的压力和各种困境,都不在话下。也正是过去磨练的顽强意志和勇于进取的坚定信念,才使自己一路走过来。

由此可见,时代确实造就了知青的一代,而知青一代也为时代作出自身的贡献,而且还继续在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无论那个年代生活多么艰辛、环境多么恶劣,还是道路坎坷曲折……。这一切对知青们来说,都仅仅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结果却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历经磨炼,终于成为不愧那个年代的年青人,更重要的是为时代留下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

三、知青运动的深远影响

知青的上山下乡运动已经过去了四十年,它将伴随历史的流逝而逐渐被淡忘,它不可能像党史、军史、地方史那样被长久地记载、纪念。如何维持知青运动、知青精神的影响力,这只有靠我们自己。现在,我们已经走到了人生春华秋实的阶段,懂得怎样面对明天。经历过艰苦磨练功的人,对生活的态度很客观,怀有希望,却不怀奢望;有所追求,却无所奢求。富于幻想和憧憬的年代早已过去,回想往事,我们欣慰不愧于那个年代;看看现在,我们革掉的只是与时代脉搏不协调的老观念,改不了的却是敬业和对工作的责任感;前瞻未来,“老牛自知夕阳短,不须扬鞭蹄自奋”,关注自己,珍惜生命,让秋色更斑斓,秋香更浓郁,秋韵更铿锵,秋光更灿烂!

知青精神哺育了我们这一代人,造就了各个领域的精英,当中有一部份人还业有所就,发家致富,但他们始终不会忘记培养和磨练成局的第二故乡——海南农垦这片热土。因此,在回城之后用多种形式,感恩曾经一起艰苦奋斗,患难与共的老领导,老工人;用实际行动,回馈农场,捐书助学、支教帮困、慷慨解囊、兴建校舍、配备设施、改善环境、摆脱落后和闭塞,使知青精神不断在海南故土延续,再次凸现知青的时代价值。事实清楚地说明,知青并不被时代所淹没,而是为时代创造了价值,同时承上启下,使我们的下一辈也从他们父母身上领会到知青精神的实质。他们从父辈身上继承了正直、善良、虚怀、刻苦、知足和自强的本色,用执着追求的脚步,迈向成熟和发展的道路,不断走上生活的新台阶。从下一代的身上,我们切实体会到知青精神已播下种子。尽管我们失去了许多,但我们得到的更多,那就是争气的下一代,他们茁壮成长,多数已大学毕业,走上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从事科学、经济、文化事业,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前景。今天,我们要靠这种知青精神迈向未来,把这种知青精神传授给自己的下一代,让他们继承父辈的优良传统开创更“广阔天地”。这也是知青的时代价值内涵和影响。

也许人们早已忘记那个年代,也许历史不再重复那个年代,可是,我们——历尽磨难的知识青年,怎么会忘记那个苦痛的年代!

知青这个特殊年代产生的特殊阶层,将逐渐成为被淡忘的群体。或许若干年后,人们将会一无所知。因此,为了缅怀那段难忘的岁月,珍藏这笔宝贵的财富,就得靠知青们在生之年,把那段历史真实地记载下来,让后辈人永远铭记历史上曾有过的成千上万的知青奔赴北大荒大兴安岭、内蒙古茫茫草原、新疆戈壁沙滩、云南西双版纳和海南万泉河畔这些难忘岁月的足迹。                

无可否认的事实是,我们这些人已遍布社会各个角落,并且都已成为社会的中坚,过去了的那个时代,是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年代。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40年来,世界在变,中国在变,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在变,惟一不变的是我们知青的情结。 今日,我们举办“知青文化研究交流会”就是以这种知青情结进行联谊交流,回顾总结,以达到弘扬知青精神,合作发展的目的。这样做也是为着实现我们每个知青心中的夙愿——为国家的开放和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我们这一代知青应有的贡献! 

2008328日于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