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三国的争斗

    公元220年以后,魏、蜀、吴三国正式分立。三国分立是中国遭受了多年大破坏以后逐渐恢复统一的一个准备阶段,三国的统治者在国内所进行的某些改革措施,客观上都起着有益的作用。

    曹操统一中原,创立魏国,结束了东汉的黑暗统治和豪强大混斗,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曹操废除了东汉后期沉重的租赋制度,推行屯田制,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并颁布各种法令保护农田。曹操有次行军经过麦田,下令说,损坏田麦者处死。后来他自己的马跃入田中。因他是主帅不可自杀,曹操就割发当作斩首。

   配合重农的方针,曹操还提倡节俭,他和他的夫人卞氏都过着很简朴的生活。曹操在任用人材方面不拘一格,使很多虽不是士族出身但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都能当官封侯。司马懿起初轻视曹操,自称得风瘫病,拒绝征召。曹操派刺客去察验,司马懿在刀下坚卧不动,好象真风瘫,得免刺死。后来曹操又逼迫他做官,他怕被杀,不得不出来就职。

   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因参与董卓政权,被王允杀死,他的女儿蔡琰(又名文姬)于乱离中被掳入南匈奴12年,归左贤王,生二子。后来曹操把她赎归,嫁董祀为妻。蔡琰 除了整理父亲遗稿,她的文学天才得以发辉,《悲愤诗》《胡茄十八拍》等杰作相传出于她的手笔。

   曹操除了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有作品《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存世。在他的倡导和支持下,中原的文化得到恢复和发展,建安时期(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公元196年至220年)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这期间的文学称为“建安文学”,其艺术特色大都慷慨、刚健,称为“建安风骨”。 曹操与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三曹”和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组成的“建安七子”都是当时深负盛名的作家。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也产生于建安年间。

   蜀国所占有的四川盆地和汉中地区,受封建军阀战争的破坏较少,刘备和诸葛亮很注意笼络益州的地主豪强,争取他们的支持,同时也注意发展经济,提倡务农种谷,经常用1000多人维护都江堰水利工程。蜀国的煮盐业和织绵业比较发达。诸葛亮还注意开发西南地区,汉族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在当地得到传播,从而使这一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吴国据有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孙策依靠外来士族和孙坚旧部的力量草创吴国。孙策死后,孙权尽力争取以顾雍,陆逊为首的吴郡士族,与顾、陆两家结成姻亲,有了可靠的基础。东汉末年以后,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各族人民的辛勤开发下,南方逐渐成为富饶之区。当时孙权实行大规模的兵士屯田,对土地的垦辟也有一定的作用。织麻、织丝、制作用陶瓷等是南方主要的手工生产。由于战争的需要,南方的造船业有了重大发展,长江中的大战船上下5层,有的可载3千人。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带领1万人的大船队到达台湾。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三国的分立只是暂的,全国的统一才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三国分立以后,三国之间的争斗不是仃止了,而是更加深入和激烈。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以后,即发动对东吴的战争。由于东吴袭杀关羽,刘备报仇的心切,不顾诸葛亮和赵云等人的劝阻,于当年七月亲率大军攻打孙权,留下诸葛亮辅佐太子守成都。

   刘备出征之时, 张飞又惹事了。张飞因 觉得手下的范强和张达两人违抗自己的命令,扰乱军心,将二人绑在大树上鞭 打,并威胁要杀他俩。之后,范强、张达趁张飞喝醉酒,潜入帐中将其谋杀。范、张携带张飞的脑袋投奔东吴 。刘备接连失去两位最亲密的异性弟弟,更加痛恨。这时,孙权派诸葛瑾来求和,刘备不准。他派吴班、冯习在巫山打败了孙权的守将李异和刘阿,进军 到秭归,兵力达4万人。孙权只好任命陆逊为大都督,领将军韩当、徐盛等5万人去抵抗刘备,同时 ,怕魏国乘机来进攻,暂向魏国投降称臣。谋臣刘晔劝魏文帝乘机攻吴 。刘晔是汉光武帝儿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人,字子扬,时人称他有佐世之才。但魏文帝 没有听从他的这一建议。

    公元222年二月,刘备从秭归进攻吴国,一直进军到猇亭。五月,刘备命令军队从巫峡建平起到彝陵(即今湖北宜昌)七百里间,接连建设了几十个大营。吴国大都督 陆逊率吴军迎战。陆逊,吴郡吴县人,生于公元183年,字伯言。是继周瑜、吕蒙之后东吴又一足智多谋的大将。

   陆逊避开蜀军的锋芒,当蜀军士兵疲惫,士气低落的时候,利用火攻,一下子攻破了刘备40多个大营,蜀军将领冯习、张南被杀,杜路、刘宁等投降。刘备逃上马鞍山(在湖北宜昌),陆逊率军从四面猛攻,蜀军大败。刘备逃进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白帝山上),所有船只器械,全被东吴军缴获,被杀死的蜀军尸体,塞满了整个长江水面。刘备又愧又恨,说:“我被陆逊所折辱,这岂不是天意吗?”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 火烧连营的“彝陵之战”。

   魏文帝曹丕得知刘备被陆逊打败,便命令曹休、曹仁、曹真分三路出击,同时攻打吴国。陆逊本来准备继续攻打白帝城,知道曹军来攻,马上回师。当时曹休被吴军杀退,曹仁在濡须被东吴朱桓打得大败,部将常雕阵亡,王双被擒。只有曹真、夏侯尚一路围困江陵。陆逊派朱然率领舟师万人,援助江陵守将诸葛瑾,打败夏侯尚 。曹真也引兵退走。曹丕懊恼,悔不听刘晔的话,以致劳师而无功。

    公元223年,汉昭烈帝刘备因彝陵之战惨败,忧郁成疾,于二月间在白帝城病逝。临终前刘备嘱托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胜曹丕十倍,必能安邦定国,成就大业。我的儿子可以辅助,就请你辅助他;如果不能辅助,你可以取代他。”刘备生于公元161年,在位3年,享年63岁,死后葬于惠陵。

   刘备死后儿子刘禅即位,称为后主,(史家亦称刘备为先主或先帝)。刘禅当年17岁,尊吴皇后为皇太后,立张飞 之女张氏为皇后,封丞相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事无巨细,都由诸葛亮决断。诸葛亮派邓芝出使吴国,和孙权修好,联合抗魏。诸葛亮内修法制,约官职,开诚布公,集思广益。他自己终日操劳,为的是能把国家整治好,再兴师北伐。

   南中地区的汉族豪强雍闓,勾结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乘刘备病死之后,举兵反蜀,蜀国政权受到严重威胁。公元225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他采用参军马谡“攻心为上”的策略,攻杀雍闓,而对孟获则七纵七擒,终于使孟获诚心投降。诸葛亮统一西南地区后,任用当地民族官吏,注意改善民族关系,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南方得到巩固,自然也解除了后顾之忧。

    魏文帝曹丕得知吴蜀和好以后,不顾侍中辛毗等人的劝阻,亲率水师攻打吴国,吴国派将军徐盛在长江防御,徐盛在江边假设城楼,曹丕远望,不觉惊疑。当时刚好遇到风暴,曹丕所乘坐龙舟也差点被风暴打沉,魏军仓皇北返。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在洛阳病死。曹丕字子恒,生于公元187年,死时仅39岁,在帝位6年。儿子曹睿即位,就是汉明帝。汉明帝为甄夫人所生,甄夫人已被郭皇后害死。曹真、陈群、司马懿受遗诏辅政。吴主孙权乘魏国有丧事,围攻江夏,又派诸葛瑾进攻襄阳,但都被司马懿击败。

   公元227年,诸葛亮上《出师表》,率军北伐,沿途郡县皆叛魏归蜀。天水参军姜维也投降了蜀国。蜀国新城(今湖北房县)太守孟达原来投降了魏国,这时又和诸葛亮暗通消息,打算归蜀。但孟达的阴谋泄露,被司马懿杀死。司马懿率领张郃等抗拒蜀军。诸葛亮在歧山寨中得知消息,预料司马懿必派兵夺取军事要地街亭(在今甘清秦安县东北),即派参军马谡领兵进驻街亭。

    马谡是蜀国侍中马良之弟,善于谈论兵法,诸葛亮极其器重他,每次引见,总是从白昼谈论到深夜。刘备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不以为然。这次马谡到了街亭,违反诸葛亮的调度,指挥错乱,舍水登山,结果被张郃截断汲道,大败而逃。诸葛亮失去街亭,只好退还汉中,他悔恨自己用错了人,为了严明军纪,只好挥泪斩了马谡。

   公元228年,东吴鄱阳太守周鲂,诈降魏国,魏国扬州牧曹休不知是计,率领步骑10万来接应周鲂,和陆逊战于石亭,结果大败而还。曹休忧愤成疾死去。诸葛亮听说曹休战败,又上《出师表》(世人称为《后出师表》),阐述北伐的必要,表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时赵云刚好病死,诸葛亮不肯因此中断北伐,于这年冬出兵散关(今陕西宝鸡县西南),围陈仓城(在宝鸡县东北)。陈仓守将郝昭顽强固守,后魏国援兵到,诸葛亮粮草已断,只好退兵。魏将王双追击,被魏延斩杀。

    公元229年,孙权正式称帝,称为吴大帝,迁都于建业(今南京),又派使者到蜀,表示继续和好。这年春天,诸葛亮派部将陈式攻魏,夺取了武都、阴平两郡。到了夏季,魏将曹真、司马懿两路进兵,诸葛亮即引兵出汉中,当时正值秋雨天气,魏军行动不便,诸葛亮派魏延大战魏将郭淮于阳溪,魏军战败而逃。

   公元231年春,诸葛亮又兴师伐魏。当时魏国大司马曹真已死,儿子曹爽承袭爵位。司马懿掌握了军事全权,领兵西屯长安,指挥张郃等抵抗蜀军。司马懿依据天险,坚不出战。诸葛亮在无战机可寻的情况下,佯装撤退,调动了魏军。但司马懿仍不肯出击,部将贾诩、魏平多次请战,并说:“您畏蜀如畏虎,叫天下人耻哭啊!”司马懿无奈,只好出击。诸葛亮派魏延、高翔、吴班反击,大败魏军,司马懿逃回军营。诸葛亮因粮尽退兵,司马懿派张郃追击,结果张郃在木门道中箭身亡。

    公元234年,诸葛亮联合孙权,各兴兵10万,从东西两面进攻魏国。孙权不久 初战即退还。诸葛亮率大军驻五丈原(在陕西眉县西),分兵屯田,准备久居,一面寻机和魏军交战。司马懿依然采取敛兵不战的策略,双方在渭水两岸相持了一百天。诸葛亮送给司马懿一些妇人的华丽服装来侮辱他,司马懿大怒,上表请战,魏明帝派辛毗带着令旗去制止他。司马懿从蜀军使者中得知,诸葛亮 近期吃饭少而工作繁忙,必然不久于人世。果然在这一年旧历八月二十三日夜,诸葛亮病死于军中,临终前,诸葛亮向杨仪和姜维密嘱后事及退兵方法。次日,杨仪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司马懿,司马懿领兵追击。姜维令杨仪反旗鸣鼓,好象要进攻司马懿,司马懿收军后退,不敢追逼,杨仪率部队进入斜谷,才办理丧事。老百姓为这事编了谚语说:“死诸葛吓跑活仲达。”司马懿也无可奈何地笑着说:“我能预料他活着的计谋,不能预料他死后的计谋啊。”

   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享年54岁。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先后6次出汉中伐魏,虽然都没有成功(仅得两郡),但他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使蜀国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处于主动地位,同时也保持了多年三国相峙的局面。此外,他的八阵图和他制作的木牛流马及连弩,为后人广泛传颂。 诸葛亮的名字,则成为后世足智多谋者的代名词。诸葛亮死后,不少地方相继建立了祭祀他的祠庙,成都武侯祠就是保存至今规模较大的一座。而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吟咏诸葛亮的诗词不可胜数,唐代大诗人杜甫赞叹他“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也婉惜他“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接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