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西晋
第一节
晋灭吴国
公元265年至公元31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西晋时期。西晋的都城在洛阳,西晋的第一个皇帝就是晋武帝司马炎。
司马懿原为曹操的军师,司马懿死后,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掌朝政。司马昭死后,儿子司马炎继位,并取代魏国政权,自立为帝,以晋代魏,这是曹操想不到而司马懿可能会料想到的结局。晋武帝
司马炎立王妃杨艳为皇后,立杨艳生的长子司马衷为皇太子。
晋武帝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实行分封制度。晋武帝亲自看到魏国禁锢诸王,帝室孤立,司马懿父子联合士族,夺取曹氏政权的事实,因此,他违反秦、汉以来虚封王侯的惯例,恢复周朝的分封制度,大封皇族为国王,希望这些诸王屏藩帝室,对抗士族中的野心家。于是,晋武帝封皇族27人为国王,如皇叔祖父司马孚;皇叔父司马干、司马亮、司马伷、司马俊、司马肜、司马伦;皇弟司马攸、司马鉴、司马机等等,都封为诸侯王。此外,一班文武大臣如石苞、陈骞、贾充、裴秀、荀勖、郑冲、王祥、何曾、王沈、荀觊、卫瓘等也得到分封。
西晋建立的时候,南方吴国还没有被消灭,晋武帝将内政稍为整顿后,才能腾出力量来部署南征。公元269年,他派中军将军羊祜为尚书仆射,出督荆州军事。
羊祜,兖州泰山郡人,生于公元221年,字叔子,祖父羊续曾任汉末南阳太守,父亲羊道曾任曹魏时上党太守,母亲蔡氏为蔡邕女儿,姐姐是司马师妻子。羊祜虽出身士族,但品德高尚,力行节俭,博学多才,仪态潇洒,名声在外。
南方的吴国经过亲室争位的长期斗争,力量大为削弱。吴主孙皓还以为长江天险,足以屏蔽朝廷,所以只顾大修宫殿,沉湎淫乐,并且用极其残酷的刑罚镇压人民。公元265年,孙皓在上游晋军的威胁下迁都武昌,企图加强守备,但是吴国的大官僚地主以及人民都不愿意迁都。当时有民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正在这时,江南汉人和越人的起义,又严重威胁着空虚的建业城。因此孙皓不得不还都建业,上游的守备更松弛了。
羊祜到了荆州,便寻机进攻吴国。吴国很有作为的丞相陆凯,为陆逊之侄儿,当时刚病死,本是个好时机,但吴国有长江天堑,晋军如果没有强大的水师,是无法打过江去的。羊祜认为,要消灭吴国,必须凭借长江上游,因此他密令益州刺史王谡大作舟舰,组织水师。吴国建平太守吾彦,留心西顾,瞧见江心竹木,料知上游正在大作舟舰,于是上书吴主要求增兵建平,堵塞要冲。吴主孙皓当时正大兴土木,建造昭明宫,根本不予理会。吾彦只好派工匠铸造铁锁,横断水路,作为江防。
当时吴国西陵督军步阐被吴主征调,步阐世居西陵,实然被征调,怀疑朝中有人中伤他,于是据城降晋。
陆凯之弟、吴国大司马陆抗率兵讨伐,羊祜亦奉命救援。但陆抗击败羊祜军,攻下西陵,杀了步阐,并灭三族,羊祜只好退兵。之后,陆抗和羊祜各镇守南北,长期对峙。
羊祜一边在益州赶造舟舰,一边采取怀柔计策,笼络吴军。羊祜领兵过吴境,割去谷物为军粮,必然如数以绢偿还。每次打猎,不超出晋境,如果禽兽先被吴人射伤,然后被晋兵获得,全都送回去。吴兵入侵,被晋军所杀,亦厚加殡殓,送尸还家。这么一来,吴人都心悦诚服。羊祜和陆抗还结为朋友,信使往来。陆抗送酒给羊祜,羊祜毫无疑心地饮下。陆抗有病,羊祜即以成药送去,陆抗也不疑心
,马上服用。陆抗的部下很多都规劝他,陆抗说:“羊叔子(羊祜字叔子)怎么会毒害人呢?”由于羊祜采用怀柔计策,晋吴之间也得到多年的平安。陆抗死后,吴主让他的儿子陆机、陆云等统率军队。陆机、陆云兄弟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但是全不懂得军事。
吴国享有数年的太平,对晋朝失去了警戒。吴主孙皓只顾大兴土木,修筑宫殿,日夜寻欢作乐。羊祜上书晋武帝,请兴师灭吴,又对中书令张华说:“现在吴主孙皓荒淫无道,正宜兴师,如果孙皓死去,吴人另立贤主,到时就难以成功了。”晋武帝召他来回来,羊祜念念不忘南征大事,推举杜预接替自己。不久,羊祜病死,晋武帝素服临丧,恸哭不已。当时正值天气寒冷,晋武帝的涕泪沾着须鬓,顷刻成冰。襄阳百姓,听说羊祜死去,竟然满城痛哭,为之罢市。吴国守边的将士,也为之哭泣。羊祜生前好游襄阳岘山,人们在那里建碑立庙,岁时祭祀。相传人们望见那座碑,没有不伤心落泪的,所以那碑叫坠泪碑。唐代诗人孟浩然在《与诸子登砚山》诗中写道:“羊公碑尚在,渎罢泪沾襟。”
羊祜只有女儿,没有儿子,晋武帝作主让羊祜哥哥的儿子过继,但先后几位侄儿都不肯。曾有相士看过羊祜家的祖坟,说有出帝王的气象,若将祖坟凿开,就会断子绝孙。羊祜心中惊惧,竟叫人将祖坟凿开,宁愿断子绝孙,也不能让皇帝产生猜忌。那相士又说,祖坟凿开,帝王之气虽破,但家中仍会出折
断手臂的三公。羊祜后来曾坠马折断过手臂,而位列三公,
世人也称他“折臂三公”,看来那相士的话也很准,难怪羊祜几位侄儿都不肯过继。
晋武帝即位后,立王妃杨艳为皇后,立杨艳的长子司马衷为皇太子。不料,司马衷是个白痴,晋武帝本想另立太子,偏偏杨皇后十分宠爱太子,晋武帝也不便更换。到太子13岁时,晋武帝为他择妃,本想娶卫瓘的女儿,但
司空贾充的妻子郭槐暗中贿赂杨皇后左右,于是,贾充的女儿贾南风便嫁给了太子。贾妃比太子年长2岁,
相貌丑陋,性情嫉妒,诸多奸诈,白痴太子既爱她又怕她。
贾充的小女儿贾午亦有一段风流韵事。贾充手下有一位年轻幕僚叫韩寿,经常出入贾府,贾午对韩寿渐渐产生爱慕,通过婢女穿针引线,多次与韩寿在家中幽会,并偷偷将父亲收藏的晋武帝所赐赠的奇香送一些给韩寿。贾充后来发觉韩寿身上有西域奇香,心生怀疑,故拷问婢女,得知女儿与韩寿有私情。贾充秘而不宣,遂将贾午嫁给韩寿。此乃“韩寿偷香”之典故。
公元274年,杨皇后病死,临终前,她怕别的妃子当上皇后,特地向晋武帝推荐她叔父杨骏女儿杨芷,晋武帝答应了。于是,杨芷当上了皇后,而杨芷的父亲杨骏、叔父杨珧、杨济便当上了大官,势倾内外,当时称为“三杨”。所有旧日功臣,多被疏斥。山涛数次规讽晋武帝,晋武帝也知三杨弄权,自己荒淫腐化,但就是不能改变。卫瓘曾经佯醉,手抚凌云台的御座对晋武帝说:“此座可惜!”晋武帝也知太子昏愚,但太子与后宫才人(才人是宫中官名)谢玖生了一个聪慧的儿子司马遹,晋武帝也就放心了。
公元279年,晋武帝准备兴师伐吴,忽闻西北鲜卑族首领树机能攻陷凉州。树机能在公元270年就兴兵反晋,晋朝一直未能把他消灭。这次,晋武帝派马隆为讨虏将军,领兵讨伐。马隆连连告捷,杀死树机能,平定了秦凉。
公元280年,益州刺史王浚、镇南大将军杜预上书请求兴师伐吴,张华等大臣也极力赞同,于是,晋武帝派司马伷、王浑、杜预、王浚、唐彬、王戎、胡奋等统领大军,分东西方5路伐吴。晋军所向披靡,吴将纷纷投降。吴人在江中设置的铁锁、铁锥,亦被王浚沉没烧毁。不久,王浚攻下丹阳、南陵、荆门、夷道、乐乡等城,王浑攻破寻阳,杜预收服江陵及沅湘以南各州郡。接着,杜预又命胡奋、王浚、王戎等合兵攻克夏口、武昌。这时,大都督贾充以春雨水涨为由,上表请求罢兵,杜预坚决反对,他说:“如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还费什么大力!”晋武帝同意继续进兵。
吴主孙皓得知大兵压境,慌忙派丞相张悌及督军沈莹,诸葛靓等率兵3万,渡江迎战,结果被晋军打得大败。诸葛靓劝张悌一起逃走,张悌不肯,说:“今日就是我的死日了。”于是诸葛靓自己逃亡,张悌、沈莹与晋军继续交战,皆战死。王浚率舟自武昌东下,直指吴国都城建业。当舟过三山时,王浑派人邀王浚仃舟泊岸议事,王浚为争头功,以风大不能泊岸为由,直驶建业。吴将张象、陶浚等领舟军抵御,但已不堪一击。司马伷亦统兵逼近建业城郊,吴主孙皓知大势已去,只好分别派人向王浚、王浑献降表。王浚率领着强大的舰队,在鼓乐和欢呼声中进入了石头城。吴主孙皓肉袒面缚,载着棺木,率领家属及文武百官出城投降。唐代诗人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写的正是这件事。
吴未帝孙皓在位17年,晋武帝封他为归命侯。4年后,他也病死了。吴国前后4主,共存在59年。晋灭吴国,结束了自东汉末董卓之乱后出现的分裂割据局面,也结束了延续90年之久的军阀混战,全国至此又归于统一。
晋武帝灭吴,全靠了羊祜、杜预、张华、王浚等人。攻下石头城,头功应归王浚,但王浑在朝中的势力很大,头功被他夺去,进爵为公,而王浚、杜预、王戎等不过封侯。
接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