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宋徽宗和宋钦宗
1100年,宋哲宗病死。宋哲宗有儿子,但都体弱多病,陆续夭折而最终无子,向太后、曾布等只得迎立宋哲宗之弟、宋神宗第11子端王赵佶继位,就是宋徽宗。
宋徽宗继位第二年,苏轼逝世,再不用顾及朝中的党派之争了。苏轼仕途坎坷,但他一生幸有几位女性爱护与辅助,成就了他的事业。他母亲程夫人,启蒙教育,性格培养;第一任夫人王弗,伉俪情深,琴瑟和谐;第二任妻子王闰之(王弗堂妹),相濡以沫,共对劫难;爱妾王朝云,更是同赴岭南,相随不弃。
宋徽宗即位时,向太后权同听政。向太后是新法的反对者,她当权后,变法派再次遭到沉重打击。向太后起用韩琦之子韩忠彦为宰相。曾布因附和向太后,也得到信用。韩忠彦、曾布荐用陈瓘、邹浩、龚夬等人,掌握了朝政。恢复范纯仁官职(
范纯仁是范仲淹子,以年老失明、归乡养老),进而追复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吕大防、刘挚等33人官职,贬逐章惇、蔡京、蔡卞、安惇等几乎全部变法派出朝。不久,向太后还政给宋徽宗后病死,投机家,野心家曾布又秘密怂恿宋徽宗绍述父兄,宋徽宗也想消除朋党,稳定政权。但是,元祐、绍圣两派无法调和,1102年,宋徽宗干脆罢免韩忠彦和曾布的相位出朝,而起用蔡京入相。
蔡京入相,是由宦官童贯推荐的。
蔡京,福建莆田仙游县人,1047年出生,神宗朝进士。哲宗朝时,历知瀛洲、扬州、郭州、永兴军、成都府。蔡京早年追随变法派,但他却是个投机家,善于见风驶舵,宋徽宗派遣童贯去杭州,搜访书画奇巧。当时蔡京贬居杭州,尽量巴结童贯,又以所画屏风、扇子等进献。童贯回京向宋徽宗推荐,道士徐知常也在宫中为蔡京活动。就这样,宋徽宗召蔡京入相。
蔡京入相,与童贯相勾结,掌握了全部军政大权。为了排斥异己,培植势力,蔡京仍打着变法的旗子,他定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吕大防、韩忠彦、苏轼、苏辙、范祖禹、程颐、龚夬、任伯雨以及曾布等120人为元祐奸党,由宋徽宗书写刻石,称“党人碑”,立于朝廷端礼门。之后,又将章惇、吕嘉问、黄履、张商英、李清臣等也列为元祐奸党,予以贬逐。其弟蔡卞主张遵循王安石,与蔡京不和,也被排挤出朝。
宋徽宗还是端王时,府中有一位门客,叫高俅。高俅原是苏轼的门下小吏,后来推荐给王都太尉王侁。王侁是端王赵佶的妹夫,后来,能说会道、擅长书写、蹴鞠技术高超的高俅被端王认识并喜欢上,将其纳入府中。端王即位后,高俅也当上大官,后来还官至太尉。《水浒传》中陷害林冲者,便是他。宋徽宗是一个荒淫腐朽的皇帝,他在位25年间,与宰相蔡京、王黼、
太尉高俅、宦官童贯、杨戬、梁师成、李彦等结托,狼狈为奸,干尽了残害人民的罪行。
宋徽宗、蔡京等以复行新法为名,大肆搜刮民财,又用杨戬、李彦在北方“括公田”,把民间田地强占归朝廷,课收租税。为了尽情享受,宋徽宗大造宫室园林,不惜耗费天下资材。为了装饰那些宫室园林,集中奇化异石于东京,以供观赏,由童贯在苏杭设置造作局,集中东南地区的各种工匠几千人,为皇帝制作各种奢侈品。又设苏杭应奉局,蔡京命苏杭商人朱勔管领,搜罗各种花石树木运到京师,供宋徽宗赏玩。百姓家中凡有一石一木可供赏玩的,全被指名强取。在搬运时,拆屋撤墙,全不顾惜。应奉居中人员,经常假借机会敲诈,无数人家为此而倾家荡产,应奉局把搜括所得。用大量船只向东京运送,每十船组成一纲,称为“花石纲”。船夫也倚势贪横,使运河两岸的居民大受骚扰,当时人们把应奉局称为东南小朝廷,对蔡京、朱勔等恨之入骨。
宋徽宗、蔡京大搞尊孔崇道活动。宋徽宗下诏各地大建孔庙、孟庙,举行声势浩大的祭祀。宋徽宗、蔡京又迷信道士,大建道观。徐知常推举温州道士林灵素入朝。林灵素胡诌宋徽宗是长生大帝君下凡,蔡京是仙官左元仙伯,在宋徽宗出生地福宁殿东建造玉清神宵宫,铸神宵九鼎。又在景龙门建造上清宝箓宫。林灵素在宫中聚道士讲道,宋徽宗在旁设帐听讲。道士们上宋徽宗称号为教主道君皇帝。宋徽宗还根据蔡京建议,设置了道官二十六等,使其与政府官吏同样领取俸禄。
宋徽宗荒淫腐败,整天醉生梦死地挥霍享乐。蔡京之子、大学士蔡攸曾对他说:“所谓人主,当以四海为家,太平娱乐,岁月几何,岂能徒自劳苦?”宋徽宗深以为然,除了在宫中玩乐之外,宋徽宗也常微服出外,寻求刺激。当时东京有
一名歌妓李师师,天生一副好嗓音,擅长于唱词,受到大批公子哥儿的追捧,尤其得到词人周邦彦的垂青,相传宋徽宗在身边佞臣高俅、王黻的引诱下,也屡至其家。
南宋时有《李师师外传》一文甚至写到,为了方便去见李师师,宋徽宗还专门修建了一条暗道,直通李师师所住的金线巷。
蔡京等人以宋徽宗为靠山,也大肆搜刮民时,成为巨富。蔡京入相,贪污受贿侵占,田产、宅第、钱银不可胜数。家中姬妾成群,厨房甚至有专管切葱丝的婢女。做一碗羹要杀鹌鹑数百只,其他耗费可想而知。宋徽宗曾前后7次坐小车到他家饮酒作乐,他的儿子蔡攸
、蔡鞗、蔡絛,都官至大学士。蔡京生日,全国各地官府还要贡献大宗礼物,称为“生辰纲”。小说《水浒传》中,吴用等“智取生辰纲”,这生辰纲就是指此。童贯掌握军权,和蔡京并列相位,他家中金币宝玉,堆积如山,据说“私家所藏,多于府库”。朱勔有田至30万亩,每年收租10余万石。宅第名园,遍布吴郡。朱勔后来代蔡京执政,大事搜括,公然定价受贿卖官,家产无数。其他如杨戬、梁师成、李彦等都靠搜括受贿卖官等手段积累了大量财富。天下之人对蔡京一伙恨之入骨,把蔡京、童贯、朱勔、王黼、梁师成、李彦称为“六贼”(杨戬于1121年死去)。
宋徽宗在位期间,如果问有何功绩,可以选出此一事。远在西南的大理国,一直希望成为宋朝的附属国,大理国前后经历了段思平、段正明、高升泰、段正淳等国君。前后一共10次派来使者请求,但宋朝几任皇帝都不答应。大理国内,派系斗争也很剧烈,杨氏和高氏集团直接威胁着段氏的统治。1116年,大理国国君段正严再派人带来乐伎以及贡品出使大宋,这是第11次。喜欢文艺的宋徽宗看了乐伎的表演,很高兴,终于册封段正严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上柱国、云南节度使以及大理国王。历经150年,大理国君梦寐以求的请封心愿终于实现。
在宋徽宗、蔡京一伙的残酷统治下,北宋王朝进入了最黑暗的时期。由于朝廷大肆“括公田”,地主豪强加紧兼并土地,日益众多的农民破家荡产,加上连年水旱蝗灾,农业生产急剧衰落,广大农村呈现出一片凄凉的图景。在南方,花石纲的骚扰更使人民无法正常生活下去,原来属于富庶的地区,广大农民也只能艰难地挣扎在死亡线上。宋江
和方腊的起义就在这种形势下,分别在北方和南方爆发了。
有关宋江起义,没有完整的史料记载。大约在1119年以前,宋江以36人聚众起义,活动在今河北、山东一带,在广大农村流动作战,声势浩大。相传曾在梁山泊(在今山东省阳谷、梁山、郓城间)驻兵。起义军到处打击地主豪强,经历10郡、宋军不能抵抗。大约在1121年,起义军进攻沭阳、海州时,被海州知府张叔夜所派伏兵袭击失败,宋江投降(宋江败降及以后征讨方腊等,还未有详尽确凿的史料)。宋江及其伙伴起义的事迹,在当时及后世被人们传述渲染,不断丰富。元末明初人施耐庵编写成
小说《水浒传》,从此,梁山泊一百零八将的故事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1120年,南方睦州的青溪县爆发了方腊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方腊是雇工出身,以摩尼教组织群众,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在1120年秋,起义爆发。起义军在漆园中誓师,指斥宋王朝的罪恶。方腊自号“圣公”,年号永乐,建置将帅分为六等,头扎红巾等各色头巾做标志。起义军分兵出击,各地纷纷响应,很快攻下杭州,歙州等6州52县,东南震动。方腊打算划江而守,渐图进取,10年内推翻宋王朝。宋徽宗派童贯率军15万前往镇压,起义军战斗失利。次年夏,方腊率起义军退至青溪帮源洞和梓桐洞,战败被俘,秋季在东京英勇就义。
在农民起义不断打击下的北宋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而在这个时候,北方的形势已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一个由女真族人建立的金国出现了。
辽道宗挫败了耶律乙辛、张孝杰的夺权阴谋以后,政局得以稳定。1091年,皇孙耶律延禧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领北、南院枢密院事,完全确定了继承皇帝的权位。1101年,辽道宗病死,在位46年。耶律延禧继位,就是辽天祚帝。辽朝后期,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随着封建剥削的加强,辽朝统治者与契丹、汉、女真、鞑靼等人民的矛盾和斗争日趋激烈,先后爆发了古欲、侯
槩、董庞儿等领导的农民起义。这些起义虽然都被辽军镇压,但对辽朝的统治冲击很大。
生活在黑龙江和松花江一带的女真族,长期受着辽朝的控制和欺压,辽道宗时,女真族形成部落间的联盟,联盟长称为都勃极冽。在辽天祚帝即位的同年,女真完颜部长阿骨打为都勃极烈。此后连年侵掠周邻各部。1114年,阿骨打率兵攻陷辽朝的宁江州,又在出河店(今吉林扶余县境)大败辽兵。1115年,阿骨打建立国家,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建年号为收国。金太祖指定各种国家制度,又命完颜希尹仿汉人楷字和契丹字,制作女真文字。
金太祖建国后,继续南侵,屡败辽兵。1115年秋,辽天祚帝下诏亲征,以萧奉先、耶律章奴为正副都统,率兵10余万,期以一举消灭金国。十一月,两军接战,辽军败溃,横尸遍野。辽天祚帝一日一夜逃奔500里,退保长春。金兵乘胜侵占黄龙府、辽阳等州。耶律章奴见辽军溃败,谋废天祚帝,另立燕王,南京留守耶律淳不肯,耶律章奴投金,被捕获腰斩。1116年,金兵攻入辽沈州城,辽将张琳縋城逃走。1117年,金兵又大败辽都元帅耶律淳,占领新、成、懿、壕、惠等州,辽被迫和金订立屈辱的条约。
女真建国,屡败辽军的消息,由经海道至登州卖马的商人高药师传到宋朝。宋徽宗和蔡京、童贯密谋,联金灭辽,乘机收取燕云。1118年,宋朝派武义大夫马政以买马为名,从海上去金
国探听虚实。此后,宋、金使者往来联络。1120年,宋朝又派赵良嗣(原名马植,又名李良嗣,辽降臣。)使金,见金太祖,前后往返7次,最后订立盟约,宋允许在灭辽后将输辽岁币转输给金,金承认将燕京一带旧地归宋。金攻辽中京(今内蒙宁城西大明城),宋攻
辽燕京(今北京)。这事,史称“宋金海上之盟”。
宋金订立海上之盟以后,宋徽宗等并没有认真备战,只想依赖金国,乘机取利。而金国则开始猛烈攻辽,很快攻下辽上京(今内蒙巴林左旗南渡罗城),辽天诈帝逃往西京(今山西大同)。辽
国灭亡在即,贵族之间的内讧愈演愈烈。文妃与耶律余睹、萧昱、耶律挞曷里等谋立晋王敖鲁斡(天诈帝之子),被萧奉先告发,文妃等被处死,耶律余睹降金,晋王因没有参预此事情,免罪。
1122年,金兵攻陷辽中
京,辽天诈帝出居庸关。耶律余睹引金兵来攻。萧奉先劝辽天诈帝杀晋王,耶律余睹自然退兵。结果,晋王无辜被杀,满朝贵族更加解体。耶律余睹引金兵直逼天诈帝行帐,天诈帝率卫兵5000逃往云中。金兵陷云中,天诈帝逃入夹山。萧奉先父子逃跑,被士兵截回处死。接着,金兵攻陷辽西京,天诈帝进山,消息不通,燕京留守耶律淳在汉人宰相李处温、皇族耶律大石等人的拥立下称帝,史称北辽。遥废天诈帝为湘阴王。
当辽
国处于崩溃之际,宋徽宗也任童贯、蔡攸作正副统帅,领兵伐辽。结果,宋兵不堪一击,被辽耶律大石战败,退守雄州。宋徽宗闻兵败大惊,下诏班师,贬都统种师道职务。辽耶律淳称帝3个月,即病死,其妻萧德妃为皇太后,主宰国事。这时,李处温私结宋、金,谋为内应,被萧太后处死。趁北辽内乱,宋徽宗又命童贯、蔡攸领兵伐辽,以刘延庆为都统制。辽涿州守将郭药师降宋。童贯命刘延庆、郭药师领兵10万取燕京。结果,宋兵在燕京城外被辽兵杀得大败。童贯为逃避兵败的罪责,密遣使者到金营,要求金军攻打燕京。这年底,金太祖亲自领兵攻下燕京,而宋军并没有参战。辽萧太后逃出燕京投奔天诈帝,天诈帝杀萧太后,耶律大石也投奔天诈帝,被免罪。
1123年,宋朝为了催促金归还燕京等地,又派赵良嗣多次使金交涉。因宋朝攻燕京无功,金太祖提出,宋朝要增加一百万贯钱(称燕京伐租钱),才能赎回燕京,宋徽宗只好同意。这年四月,金兵退走时,把燕京抢掠一空,童贯、蔡攸接收的只是一座空城。但是,宋徽宗、王黼、童贯等自吹这是“不世之功”,大肆庆贺,并没有意识到其中耻辱。当时朝廷中,除了“六贼”以外,还有因善于蹴鞠(踢球)而得宠于宋徽宗的太尉高俅,有善歌唱及蹴鞠,号称“浪子宰相”的李邦彦,还有蔡京、白时中、何粟、王安中、张邦昌、郑居中、赵良嗣等,他们相互倾轧,不知道亡国在即。
金国取得胜利后,和宋朝相反,并没有得意忘形。这年秋天,金太祖病死,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又叫完颜旻
)是金国的开国皇帝,在位9年,享年55岁。金太祖死后,其弟吴乞买(又叫完颜晟
)继位,就是金太宗。金太宗继续领兵攻辽,辽兵不敌,节节败溃。1124年,耶律大石见辽朝将亡,自领200铁骑向西北方远去,这年冬,辽天诈帝自夹山出兵,南下武州,与金兵遭遇
,败溃。1125年春,天诈帝想逃往西夏,在应州(今山西山阳县东北)被金兵俘虏,后被囚禁1年多后病死,在位24年,活了53岁。
辽国自公元916年由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耶律亿)建国,至天诈帝耶律延禧1125年被俘止,共历9帝209年而亡。辽虽然是一个由契丹族建立的国家,但也是一个重要的国家。它的疆域东北到今日本海黑龙江口。西北到蒙古人民共和国中部,南以今天津市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一线与宋朝接界。辽国政权的存在,对中国北方的统一
和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有重要的贡献。
金国灭辽后,大量地掠夺人口资源,金国统治者担心契丹族人会造反,下令不准叫契丹族,即要消灭这个民族,正因为这项命令,导致契丹族逐渐被汉族、蒙古族女真族等同化,久而久之彻底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专家考证,现今东北的达斡尔族,具有最多与契丹人相似的遗传标记。
《辽史》指辽国延至西辽灭亡,始为最终灭亡。
1124年,耶律大石率部西去
,到达可敦城(在今蒙古国),建立地盘并称王。耶律大石是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又是天祚帝的得力助手,成为契丹人信任的领袖。当时契丹在西北还有上万精兵以及数十万马匹。1132年,
耶律大石在叶密立城登基当皇帝,重建辽国,史称西辽,他就是“天佑皇帝”,建元延庆。1134年,耶律大石定都于虎思斡耳朵(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金国得知西辽的建立,曾几次出兵去攻打,但因路途遥远,补给线太长,反被西辽击败。1134年,耶律大石集中7万人向东远征金国,同样是路途遥远,补给线太长,无法取得最后胜利。之后,耶律大石转而向新疆、蒙古、中亚及西亚地区扩张,1141年,卡特万之战,
耶律大石击败塞尔柱帝国联军,西辽彻底成为中亚霸主,威名远播至欧洲。1143年,耶律大石病死于虎思斡耳朵城。
西辽被灭亡后,契丹族人散落到现今中东各地,甚至欧洲的匈牙利等国。
金在灭辽的过程中,采取联络西夏的策略,答应把一部分辽地割给西夏,夏崇宗因此对金称藩。金灭辽后,西夏称臣,金国在西部和西北部没有后顾之忧,因此,金国背信弃义,集中兵力南下侵略宋朝。金朝之所以有这样果敢的行动,是因为从宋对辽作战的过程中,从宋与金交涉交割燕云的过程中,已经看出宋朝政治的腐朽和军事的无能。
1125年11月,金太宗两路发兵,大规模南侵入。一路由完颜宗翰(金太祖侄,本名粘没喝,又叫粘军)率领,进取太原。一路由完颜宗望(金太祖次子,又叫斡离不)率领,进取燕京。两路金兵计划在宋朝的国都东京会合。宗翰与完颜希尹、耶律余睹等自西京(今山西大同市)攻太原,童贯当时正在太原,慌忙逃回东京,太原知府张孝纯悉力固守。金兵攻取朔州、代州等。宗望与阇母,刘彦宗等自南京(平州)攻燕京,原为辽将的宋朝守将郭药师投降。金兵以郭药师为向导,长驱南下,势如破竹,直向东京进军。
宋徽宗一伙以为收取燕京,向金朝屈辱纳币,从此可以太平娱乐。谁知金兵南下,宋徽宗慌作一团,赶忙罢除花石纲和内外制造局,又下诏罪已,号召各地驻军勤王,命熙河经略使姚古
、秦凤经略使种师中领兵入缓。金兵渐进东京,宋徽宗想南逃,给事中吴敏力阻,并荐太常少卿李纲。李纲劝宋徽宗退位,以收将士心。宋徽宗任吴敏为门下侍郎,辅佐太子李恒。金兵越来越逼近,宋徽宗惊慌懊恼,拉着蔡攸的手说:“没想到金人会这样!”说着气塞昏迷,跌倒在床前。群臣赶忙灌药急救。宋徽宗苏醒后,索取纸笔,写下退位诏书,号教主道君皇帝,称“太上皇”。
宋徽宗赵佶在位25年,是历史上一个出名荒淫腐化的皇帝,北宋王朝实际上断送在他的手中。不过,宋徽宗也有他超群出众之处,就是擅长书法和绘画,是中国历史上数得上的书画家。
他的书法被称为“瘦金体”。他在位期间,书画艺术有很大的发展。
1125年12月,宋徽宗退位,太子李恒即位,就是宋钦宗,改明年年号为靖康。
宋徽宗被迫退位,蔡京、童贯等自知民愤极大,罪责难逃,于是,宋徽宗、蔡京、童贯、蔡攸、蔡絛等逃出东京,跑到亳州。宋徽宗又带着高俅等从亳州逃到镇江去避祸。这时,朝野官民,群情激愤,纷纷揭露蔡京、童贯集团的罪恶。太学生陈东上书,请诛蔡京等六贼,宋钦宗刚即位,只好顺从民意,先后将王黼、李彦、梁师成、童贯、朱勔、蔡攸、蔡絛贬官或流放后处斩,蔡京
亦被流放儋州。在流放途中,蔡京虽带有钱财,但入旅店,店主将他赶走;入饭庄,老板宁愿将饭菜喂狗,也不卖给他。八十多岁的蔡京感慨万千,填了《西江月》词一阕:“八十衰年初谢,四千里外无家。孤行骨肉各天涯,遥望神京泪下。
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事漫繁华,到此翻成梦话。”蔡京最后病饿死于潭州。
历史上,蔡京固然是一位奸臣,但是,也并非一无是处,在推行教育方面,尤其是普及型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方面,他是有贡献的。此外,蔡京也重视搞些社会福利事业,惠及广大鳏寡孤独者。
由于宋金战争爆发,宋钦宗又将罪责推委给主办外交的赵良嗣,将他贬逐到柳州处死。高俅随宋徽宗南逃,不久返京病死。
宋钦宗在军民愤激的形势下即位,不得不作出抵抗派首领的样子,他命李纲为兵部侍郎,并下诏亲征。当时,朝野人士纷纷出谋献策,抚州人欧阳澈三次上书,提改革政治和抵御金兵的建议,但未被采纳。宋钦宗曾下诏中外臣庶直言得失,但并没有诚意。当时有“城门闭,
言路开;城门开,言路闭”的说法。
1126年正月,金兵逼近东京,宋钦宗听从了宰相白时中、李邦彦的怂恿,准备离京出走。当时,李纲已被任命为尚书右丞、东京留守,他早晨入朝,发现皇帝乘舆都已阵列,禁卫六军准备出发。李纲厉声对军士们说:“你们是愿意死守,还是愿意扈从出巡?”军士齐声说:“愿死守!”李纲入见宋钦宗,说:“六军将士父母妻子都在城中,岂肯捨去。万一中途散归,谁还能保卫陛下?而且敌军已经逼近,他们知道乘舆还没有走远,如以快马急追,如何抵御?”
宋钦宗听说,不敢再走,李纲传旨说:“上意已定,敢复有言去者斩!”兵士们都高呼万岁。宋钦宗又登上宣德门,吴敏、李纲向门楼前的百官将士们宣布,皇上决策固守。将士们威激流涕,决心保卫东京。宋钦宗罢免白时中,用李邦彦、张邦昌为相,又命李纲急速设备防守。
完颜宗望率大军到达东京城下,开始攻城,李纲指挥军民击退金兵。宗望派使臣来宋,要亲王、宰相去军前议和。李纲请往,宋钦宗不许,另派李棁、郑望之。宗望见到宋使,提出要金400万两、银5000万两、牛马等各万头、缎百万两;宋朝割让太原、中山、河间3镇,并以亲王、宰相作人质,才许议和
。李棁、郑望之回奏,李邦彦、张邦昌主张全部接受。李纲力争,说:“金币太多,虽竭尽天下之财还不足,何况都城?太原、河间、中山三镇是十余郡的屏障,割去如何立国?至于遣使,宰相当往,亲王不当往。”李纲想拖延时间,等候大军四集,然后再议,但宰臣等不许。宋钦宗弟康王赵构请求使金,说:“敌人必定要亲王出质,臣为宗社计,岂能辞避!”于是,宋钦宗派康王赵构和张邦昌出使金营。
这时,种师道,姚平仲等率勤王兵到达东京,各地援兵已有10余万,金兵不过6万,宗望将军营北撤,不敢轻动。姚平仲建议,夜间劫金营,生擒宗望,迎回康王。李纲支持,宋钦宗也同意。但姚军来击,消息已经泄露。姚平仲劫营不成,大败而逃。李纲指挥将士,击退金兵。
姚平仲劫营,宗望责问宋朝人质。康王不答,张邦昌吓得涕泣。金军又遣使到宋朝责问,提出改换人质,宋钦宗、李邦彦忙推委责任,罢免李纲,向金军谢罪。宋钦宗、李邦彦的行为使军民万分愤概,太学生陈东又上书,请求罢免李邦彦,再用李纲,城外军事交种师道,城中军民几万人起来声援,围住了皇宫,痛打李邦彦,又打死宦官数十人。宋钦宗只好宣布再用李纲,又让种师道乘车出见,民众才退走。宋钦宗下诏,割三镇给金朝,送萧王赵枢去作人质,换回康王和张邦昌。完颜宗望已得利益,见宋朝军民力量强大,便乘势退兵。这就是北宋末年的东京保卫战。
宗望军刚刚北返,进攻太原的宗翰军又进兵南侵。1126年2月,宗翰大败宋朝折可求、刘光军,攻下忻州、代州,又进逼隆德府。知府张确不为宗翰利诱,奋战而死。金兵破隆德府,进至高平,宋朝为之震惊。宋钦宗被迫罢免李邦彦、张邦昌,任用吴敏、李纲、许翰、徐处仁等,准备迎战。宋钦宗又下诏太原、河间、中山三镇统帅,抵抗金兵,不再割让,又派种师道领兵到滑州迎敌,派刚刚领勤王兵到达的种师中、姚古领兵往增三镇,种师中、姚古一路收复隆德府及寿阳、榆次等县。五月,种师中在寿阳、榆次与金军激战,宋军失败,种师中身被四创,力战而死。金兵乘胜攻姚古部,姚古兵败,退守隆德。姚古被贬官,安置广州。八月,金太宗再度发大兵南侵,以亲翰为左副元帅,宗望为右副元帅,仍分东西路进兵。
种、姚兵败,金军大举南侵,宋朝中的投降派门下侍郎耿南仲、中书侍郎唐恪,尚书右丞何栗等乘机中伤排挤抗战派。李纲被罢免兵权,出知扬州。种师道被罢去帅任,不久病死。吴敏、徐处仁、许翰等被罢免出朝。投降派控制了朝政,只等金军到来后求和。
宗翰军猛攻太原。太原被围已8个多月,城中粮绝。九月初,太原军民在副总管王禀率领下进行巷战。王禀兵败,投水自尽。知府张孝纯被俘降金。金军攻破太原后,宗翰、宗望于九月下旬合兵。十月初,攻下真定府,继续南下。宋钦宗惊慌失措,唐恪
、耿南仲主张割地求和。宋钦宗派康王赵构及王云为使臣,到金军求和。十一月中旬,赵构等走到磁州,磁州知州宗泽正率领军民备战,军民抗敌情绪高涨,杀死王云,劝留了康王。金军渡过黄河后,宋钦宗竟回信,说是“一一听命”,即派耿南仲到宗望军割河东地,聂昌到宗翰军割河北地。又下诏河东河北军民归顺金朝。河东、河北人民群起反抗,杀死聂昌,赶走耿南仲,并纷纷组成义勇军,准备入卫京师。
十一月下旬,金军到达东京,东京万分危急。宋钦宗任命率领勤王兵入京的南通都总管张叔庭为签书院事,率军民守城。又下诏封康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召集河北兵迅速入卫东京。同时,宋钦宗、唐恪
、何栗等人又都作好了求和的准备。金军乘大雪攻城,京师城破,宋朝百官军队乱作一团。宋钦宗赶忙派何栗到金营求和,宗翰、宗望要宋钦宗去商议割地,何栗回报,宋钦宗说:“上皇惊扰而病,一定要去,我就亲自去吧。”宋钦宗与何栗到金营,送上降表,并屈辱地下跪。金军放宋钦宗、何栗回城。接着,金军入城,将府库物资全部查封,又索取金100万锭,银500万锭,帛1000万匹犒军。宋钦宗按金军旨意,一面下令大括民间金银,一面分遣朝臣到河北河东各地,命令开城降金。
1127年正月,金军又要宋钦宗再到金营,说是等金银交足后再放回。宋钦宗被扣留,只好下诏增派大员24人,进行彻底搜括,前后两次,达1月之久,共得金278000两,银71400万两,帛104万匹。金军除了索取金银绢帛之外,又抢去皇帝玉玺、仪仗、天下州府图、乐器、祭器,以及各种珍宝右玩,掳走百工、技艺、妇女、内侍、僧道、医卜、娼优和后妃、亲王等贵族,连太上皇宋徽宗也被押送金营。金兵逼徽、钦二宗改换服装,吏部侍郎李若水抱帝痛哭,大骂宗翰,被金兵拖出杀死。金兵互相说:“辽亡国时,慷慨就义的有十几人,宋朝只有李侍郎一人。”
1127年3月,金军打算退走,先立宋朝宰相张邦昌作傀儡帝,国号楚。张叔夜及知枢密院事孙傅,御史中丞秦桧因反对立张邦昌为帝,被金军扣押军中。
张邦昌拒绝登帝位,连续绝食四天以对抗。金人限令三日之内登基,否则将会屠城,张邦昌无奈,只好登上文德殿。张邦昌虽为帝,但心中不安,在西面设御座接受朝贺,传令不要跪拜;与百官讲话自称为“予”而不是“朕”;公文也称“手书”而不是“圣旨”。张邦昌受封即位时,閤门宣赞舍人吴革召集数百人起事,失败后被杀。
1127年4月,金军掳徽、钦二宗及后妃、太子、亲戚还有何栗、孙傅、张叔夜、陈过庭、司马朴、秦桧等大臣3000人北去。这就是“靖康之变”,也称“靖康之耻”。北宋至此也就灭亡了。张叔夜、何栗半路绝食而死。徽、钦二帝被囚禁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宋徽宗于1135年屈辱地死去,活到53岁。宋钦宗也于1156年死去,在帝位仅2年,活到56岁。宋钦宗和宋徽宗都是亡国之君,都是历史上的昏君
。至于秦桧,在南宋时又将出现,成为一个臭名昭著的大奸臣。
与徽宗、钦宗一起被俘北上的还有北宋的后妃、宗室、官员,以及中原的工匠、医官、乐工、内侍、僧道、奴婢等,约10万人。被掳去北国的所有宗室女性,不管是皇后、妃嫔、帝姬、王妃、宫女、民女,还是皇帝的儿媳、孙媳、孙女等,最后全部被分配给了金朝的皇帝、皇子、将领、臣民等,命运的悲惨可想而知。如宋徽宗嫡长女赵玉盘,封嘉德帝姬,早年嫁给宋朝左卫将军曾夤,生下两位女儿。靖康之难中,曾夤不知所踪,27岁的赵玉盘与女儿都被押送到金国,赵玉盘被金太宗嫡长子完颜宗磐占有。长女则当了宰相完颜希尹之子完颜挞挞的小妾。金太宗死后,后完颜宗磐因未能继位,屡次触犯侄子金熙宗的皇威,1139年,金熙宗授意完颜挞挞杀死完颜宗磐。完颜挞挞想霸占已经40岁的赵玉盘,父亲完颜希尹不许,1140年,将赵玉盘母女一并送入金熙宗的后宫。同年十二月,赵玉盘去世。次年,赵玉盘被金熙宗追赠为夫人。
例外的是宋钦宗的朱皇后,被掳北方后,受尽屈辱,多次选择自尽,但都被救回。她的坚贞不屈感动了金人,1130年,金太宗在提及朱皇后时说“众醉独醒,不屈其节”,并追封她为靖康郡贞节夫人。
至于中原百姓,包括缙绅、商人、读书人等数十万人口,国破家亡之日,只得随宋室往南方逃亡,史称“建炎南渡”,如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带着经过筛选剩下的15车金石书画加入南渡逃亡的队伍,途中,这些珍藏损失大半,赵明诚也病逝。李清照、姜夔、朱敦儒、陈与义等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风流名士,经此劫难,南渡后,词风内容都为之蜕变,变得苍凉悲切,感人至深。
至于宋徽宗的相好李师师的下落,有多种说法,有的认为她以死殉国,有的认为她被俘后自杀,有的认为她藏匿民间,卖艺为生,最后老死江湖。李师师的事迹也成为后世野史、小说、影视的热门题材。
北宋起于宋太祖赵匡胤
,止于宋钦宗赵恒,共历9帝,统治167年。
接下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