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汉昭帝、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和汉哀帝
汉昭帝即位后不久,金日磾就病死了,得以陪葬于茂陵,朝政主要由大将军霍光把持。霍光继续实行汉武帝晚年以来的与民休息的政策,人民的情绪安定下来,生产得到发展,西汉的统治相对稳定。
当时,匈奴的狐鹿姑单于病死,兄弟和儿子争位,后分裂成三个国家,已无力侵扰中原,愿意和汉朝和亲。霍光派人到匈奴,要求放回苏武、常惠等汉使。匈奴骗使者说苏武已经死了。第二次,汉朝又派使者到匈奴去。惠常买通了单于手下人,私底下与使者见面。使者明白了底细,就严厉地责备单于说:“我们皇上在上林园射下了一只大雁,大雁的脚上栓着一条绸子,是苏武亲笔写的一封信,说它在北海放羊,您怎么可以骗人呢?”单于只好道歉,答应送回苏武。
苏武在北海放羊,已经19年,使节始终没有离手。苏武回国那一年是公元前81年。苏武回国时,李陵设酒宴饯行,与他哭别。苏武等人回到长安,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苏武把穗毛落尽的使节还给只有14岁的汉昭帝。汉昭帝拜他为“典属国”,专管外交事务。公元前60年,苏武去世。
公元前77年,西域的楼兰国与汉王朝的关系有反复。大将军霍光派人刺杀了受匈奴离间的楼兰国王尝归,立其弟尉屠耆为王,改国名为鄯善,并将都城迁至扜泥城,
汉王朝驻军伊循,设都尉护其安全。之后,鄯善国成为经营农业的兴旺绿洲,并先后统一了小宛、尼雅、精绝、且末等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小国,成为西域主要的强国之一。
苏武回国不久,上官桀勾结燕王刘旦竟然造起反来。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的妻子是霍光的女儿。她生了一个女儿,已经6岁。上官桀父子想把这6岁的小女孩嫁给汉昭帝,霍光不同意。上官安找到汉昭帝的大姐盖长公主和她的姘夫丁外人,于是,由盖长公主作主,上官安的的6岁的女儿居然进了宫被立为皇后。上官安又请求霍光封丁外人为侯,霍光不同意。于是,上官桀父子
、盖长公主和丁外人全都憎恨霍光。他们还把御史大夫桑弘羊也拉拢过来。桑弘羊因在盐铁会议上与霍光意见不合,也反对霍光。燕王刘旦因为不能继皇帝位,早已怀恨在心,上官桀和他一勾结,马上成功。他们一伙密谋先除掉霍光,后废去汉昭帝,立燕王刘旦为皇帝。当霍光外出检阅羽林军,上官桀他们就趁机冒充燕王刘旦上书告发霍光,但被聪明的少帝识破。公元前78年,上官桀父子和盖长公主密谋,决定由长公主出面请霍光到宫里喝酒,然后把他行刺,再通知燕王刘旦从外面领兵打进京城。但是这秘密被泄露出去。谏议大夫杜延年把消息告诉霍光,霍光立即告诉汉昭帝,汉昭帝速派丞相田千秋扑灭乱党。结果,上官桀、上官安、丁外人连同他们的宗族全被杀死,盖长公主也只好自杀。燕王刘旦接到诏书,感到绝望,也自杀了。皇后上官氏那时才9岁,又是霍光的外孙女,没有受到诛连。
霍光扑灭了乱党,推荐了一批正派的官员到朝中来。杜延年升为太仆,韩延年为谏议大夫,酷吏张汤的儿子张安世也品德高尚,汉昭帝拜他为右将军。之后东边的乌桓和西边的楼兰作乱,度辽将军范明友平定了乌桓,封为平陵侯;傅介子平定了楼兰,封为义阳侯。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只有21岁,却害病死了。汉昭帝8岁当皇帝,在位13年。死后葬于平陵。
汉昭帝没有儿子,霍光只好立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刘贺为汉武帝宠妃李夫人所生,为昌邑哀王刘餺之子。霍光请15岁的皇后上官氏下了一道诏书,打发使者去迎他来即位。22岁的昌邑王刘贺是个浪荡子,无论在奔赴长安即位的途中,或者进入皇宫以后,都做尽了荒唐淫乱的丑事。霍光只好联合张安世及大司农田延年等大臣,经上官皇太后同意,把昌邑王刘贺废去,并削去王号,送还昌邑。
刘贺仅仅当了27天的皇帝,就被赶回老家,史称汉废帝。
废去刘贺,霍光等大臣只好另择君主。光禄大夫丙吉上书给霍光,推荐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也叫刘病己)。刘询是太子刘据的孙子,太子起兵攻杀江充后,全家遭杀。当时刘询才生下来几个月,被大臣丙吉收留。汉武帝临终下了命令,把他交给掖庭令张贺看管。张贺就是张安世的哥哥。
霍光和丞相杨敞商议,向上官皇太后上书。皇太后同意,这样,18岁的刘询
被迎入宫中,拜见年龄和自己差不多、却比自己大两辈的上官皇太后。刘询当场被封为阳武侯,这是在名义上给他一个体面的身份。当天,群臣奉上玺绶。就这样,出生时就遭到大难、在民间吃尽苦头的刘询做了皇帝,就是汉宣帝。
汉宣帝未即位前已娶了平民许广汉的女儿许平君为妻,汉宣帝即位后,下诏请臣民帮忙寻找一把旧剑。群臣知道,汉宣帝不是要寻剑,而是想立结发妻子许平君为皇后。当时,霍光夫妇有意让小女儿霍成君当皇后,群臣
暗中反对,有意歌颂汉宣帝仁厚,称赞许平君贤德,适宜当皇后,使霍光夫妇的企图破灭。于是,许平君被立为皇后。这一年是公元前73年。
汉宣帝即位以后,第一件事就大赦天下。过了8个月,又免了天下的田租、赋税。接着,他把被枉杀的祖辈、父辈重新安葬,追加封号。他没有怨恨曾祖父汉武帝,要为汉武帝立庙。天下人都说他是个贤明君主。
长信少府、经学大家夏侯胜反对,认为汉武帝“亡德泽于民,不宜立庙乐”,遭到群臣的攻击,后被送进监狱。汉宣帝为“仇人”汉武帝立庙,无非是想树立权威,宣称自己是汉武帝的嫡系继承者罢了。
汉宣帝对被废的堂叔刘贺并不放心,怕他有东山再起之日,于是,将其贬为侯爵,即海昏侯,将其软禁。民间有传说,刘贺曾在鄱阳湖上往返棹舟浮江,至赣水口愤慨而还,后人称此地为“慨口”。后来,汉宣帝派山阳太守张敞前往刘贺住处刺探,
张敞回来汇报说,刘贺衣冠不整,行步不便,说话颠三倒四,汉宣帝的猜忌大为减轻。为表现胸怀宽广,汉宣帝让刘贺到豫章国居住,予食邑四千户,子孙世袭为侯。本来刘贺可以安度一生,但是,他潜意识对失去皇位还是耿耿于怀。某次,有人问他:“你被废时,为何不先下手为强,斩杀霍光,而听任他安排呢?”刘贺懊恼地随口应答:“是啊,机会真是稍纵即逝!”不料隔墙有耳,说话传到汉宣帝处,宣帝立即下诏“削户三千”。刘贺又惊讶又气愤,公元前59年,33岁的刘贺便死去。2016年,位于江西省南昌的西汉海昏侯墓被确认并发掘,共出土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编、草编、纺织品和简牍、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近两万件。
霍光的夫人霍显,是个刻毒的女人。她原来想把小女儿霍成君嫁给汉宣帝,偏偏汉宣帝不忘旧妻,立许氏为皇后。霍显不死心,打算害死许皇后。到了汉宣帝第三年,许皇后怀孕,却生起病来,女医淳于衍奉命进宫伺侯。霍显买通淳于衍,淳于衍用毒药配制成药丸,许皇后吃后不久就死去了。许皇后死后,有人上书,说是医生的过失。汉宣帝派人查办。霍显怕淳于衍招供,只好把真相告诉霍光。霍光又气又怒,但又不敢自首,反而劝汉宣帝放了被关押的医生。
许皇后死后,汉宣帝果真娶了霍成君,并立为皇后。这一年,霍光也死去了。汉宣帝封霍光的儿子霍禹为右将军,继承他父亲为博陵侯,封他的侄孙霍山为乐平侯、侄孙霍云为冠阳侯。但与此同时,汉宣帝封许皇后的父亲许广汉为平恩侯,立许皇后的儿子为皇太子。
汉宣帝立了太子,霍显又不甘心,她嘱咐霍皇后毒死许太子,但汉宣帝早有防备,嘱咐保姆寸步不离,霍皇后无法下手。汉宣帝暗中和丞相魏相商量对付霍家,他把兵权从霍家的手里渐渐夺过来,由张安世把握了京城和皇宫的兵权。
霍家见兵权被夺,决定先下手为强,进行谋反,但是汉宣帝已探出他们的计划,结果,派兵把霍家灭了门,就是跟霍家谋反有关的几十家全都处了死刑。把霍皇后也废了。
灭了霍家以后,汉宣帝励精图治,任用贤明的官吏治理国家。汉宣帝除了重用丞相魏相以外,还任用了卫将军张安世、大司农朱邑、水衡都尉龚遂、太傅疏广、少傅疏受、御史大夫丙吉等。此外还有张敬、王吉、盖宽饶、韩延年、尹翁归、黄霸、杨恽、赵广汉等。汉朝的良吏,数汉宣帝时最盛;而汉宣帝,也被封建时期的史家称为“中兴之主”。的确,在汉宣帝时,阶级矛盾得到缓和,农业生产
得到发展。由于连年丰收,百姓的生活大有好转。对外,赵充国平定了西羌,而这时,匈奴又再度发生分裂。
公元前60年,匈奴的虚闾权渠单于病死,引起内部分裂,先后出现五单于争立的局面,混战不断。最后发展为呼韩邪单于与其兄郅之单于的相互攻伐。公元前53年,呼韩邪单于与汉朝交结,是为南匈奴。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亲自到长安会见汉宣帝。
公元前51年,也有一位远嫁西域的老妇回到长安,那就是解忧公主。刘解忧生于公元前120年左右,是楚王刘戊的孙女。刘戊因参与“七国之乱”,后被迫自杀。刘解忧
以罪臣之女长大。公元前105年,嫁到乌孙国3年后的公主刘细君郁郁而终,公元前101年,乌孙国国王派人到汉朝求亲,乌孙国与匈奴不和,希望以此与汉朝加强友好关系,共同对抗匈奴。
公元前101年,汉武帝从宗室女子中选中了刘解忧,将她封为公主,公元100年,解忧公主远嫁乌孙
昆莫(即国王)猎骄靡。猎骄靡死后,按照乌孙习俗,解忧公主再嫁军须靡,后再嫁其弟弟翁须靡。
到乌孙后,解忧公主积极参与国家大事,致力推广汉文化,输入汉朝先进的农业技术以及丝绸、茶叶、瓷器等流入乌孙,同时,也引进乌孙的良马、皮毛等特产回汉地。解忧公主的努力,不仅巩固了汉朝与乌孙的友好关系,也大大削弱了匈奴的势力。
公元前71年,匈奴联合车师攻打乌孙,解忧公主向汉朝求救,汉宣帝派15万大军援助,打败匈奴。之后,
乌孙国曾发生内乱,公元前53年,在解忧公主及其侍者冯嫽的劝解下,乌孙国归顺汉朝,成为汉朝的属国。公元前51年,解忧公主在乌孙度过了漫长的48年,向汉宣帝上书,请求回汉朝,汉宣帝批准,派专车接她回家。是年十月,解忧公主带着
一个孙子两个孙女孙女回到长安,受到百姓夹道欢迎。在故乡过了两年平静的生活后,解忧公主逝世,年近70岁。
与解忧公主远嫁乌孙同行的,还有侍者冯嫽。在此之前,冯嫽就曾几度被朝廷任命为正式使者,出使西域,是我国最早的女使节。冯嫽胆识过人,才干出众,到乌孙国后,嫁给乌孙地位很高的右大将,当地人尊称冯夫人。解忧公主能参与管理国家,离不开冯嫽的帮助。与解忧公主一起回长安后不久,得知乌孙国内政局不稳定,冯嫽再次请求出使乌孙,公元前48年,冯嫽以汉朝使节身份再踏征程,为汉朝的外交再次作出贡献。冯嫽堪称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
汉宣帝时期,还有一位和亲的公主,在半道停下,建立了一个小国。事情是这样的:其时,波斯遣使来朝拜,求娶公主。朝廷认为,波斯只是一个小国,于是在宫中挑选了一位宫女,封其为公主,随波斯使臣和护卫队西行返波斯。到了帕米尔高原,他们遭遇战乱,于是停下,在一处高地避难,一避就是三月之久。
期间,公主和一位侍卫偷偷好上了。即将起行时,波斯使臣发现:和亲的公主怀孕了!他知道,回到波斯之后,无法向国王交代,还会累及家人。审问无结果,正在为难之时,公主的一位侍女说:每当正午,一位英俊的男子会骑着骏马从太阳上飘然而至,与公主相会,所以,公主怀的是太阳神的孩子。波斯使臣只好信以为真,但波斯
和大汉都回不去了。公主提议,既然如此,不如就在此地住下。于是,这一队人马就地建设,弄了一处城堡,后称公主堡;形成一个小国家,叫朅盘陀国,公主便是第一任国主。
唐朝时唐三藏到西天取经,曾经过朅盘陀国,在《大唐西域记》一书中记下这个故事。朅盘陀国为今天新疆哈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当年的居民后来成为塔吉克族的祖先。
匈奴归顺大汉,汉宣帝心中高兴,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了11位功臣图像悬于未央宫之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彰。这11人人,分别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光;大司马张安世;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韩增;后将军赵充国;大司农、御史大夫、丞相魏相;太子太傅、御史大夫、丞相丙吉;太仆、右曹、给事中、御史大夫杜延年;阳城侯刘德;太中大夫、给事中、少府梁丘贺;任谏大夫、丞相司直、御史大夫、左冯翊、大鸿胪、太子太傅、前将军、光禄勋、领尚书事萧望之;中郎将苏武。
但是,好景不长,汉宣帝到了统治的后期,自满得意,起用外戚和宦官,原来那班大臣,有的年老体衰,如魏相;有的病死,如张安世;有的辞职,如王吉、疏广、疏受;有的被诬告
中伤,如司隶校尉盖宽饶,引佩刀自杀。有的
更被枉杀,如洛阳太守韩延年,深得民心,无端被判狡猾不道罪,处以弃市;颇有政绩、严惩奸恶的京兆尹赵广汉,因与丞相魏相争斗,落得被腰斩的下场;司马迁的外孙、丞相杨敞之子杨恽,因写了《报孙会宗书》,被认为是诽谤朝廷,也遭到腰斩。如此一来,中兴的局面又渐衰落。
公元前52年,太子刘奭的宠妃司马良娣病逝,临终前,她说自己是被太子身边的姬妾诅咒死的,太子竟也相信了,之后郁郁寡欢,也不亲近身边的姬妾们。汉宣帝着急,因太子还未有儿子,于是,请王皇后为太子再物色其他的女子,王皇后挑了五位美人任他选,太子应付,随口说了一位,于是,19岁的女子王政君被送到太子的宫中,太子宠幸一次,王政君竟然就怀孕了,次年,王政君生下一子,汉宣帝很喜欢这孩子,取名刘骜。刘骜就是嫡长皇孙。
公元前49年,汉宣帝病死。他18岁即位,在位15年,享年33岁。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汉宣帝外祖母家亲戚)、太子太傅前将军萧望之、太子少傅光禄大夫周堪受遗诏辅政。汉宣帝死后葬于杜陵。
汉宣帝死后,太子刘奭即位,就是汉元帝。汉元帝立夫人王政君为皇后,儿子刘骜为皇太子,封王皇后的父亲王禁为阳平侯。
当时,朝政掌握在萧望之和周堪的手中,萧望之又推荐刘更生(楚王刘交的玄孙)和金敞(金日磾的侄孙),四人合力辅助汉元帝。外戚史高有职无权,心中不满,勾结汉宣帝时已被重用的两个宦官弘恭和石显,共同对付萧望之他们。弘恭、石显指派心腹上书汉元帝,诬告萧望之他们结党营私。汉元帝不分青红皂白,把萧望之、刘更生、周堪投入监狱,后又削职为民。弘恭、石显进一步诬陷萧望之,萧望之被迫服毒自杀,而周堪也气得生病死去。当弘恭、石显专权作乱的时候,朝中的大臣大多趋炎附势,丞相匡衡
,少时有“凿壁偷光”苦读的事迹流传,但是,当他做了大官,只知兼并土地,剥削百姓,他一家就占有土地四万多亩。弘恭病死后,石显当上中书令,完全掌握了大权。
由于朝中混乱,加上水利失修,连年遭灾,各地又都骚动起来。朝廷只好派兵镇压。陇西的羌人也不服汉朝,右将军冯奉世领兵征伐,总算平定下来。北匈奴的郅支单于
征服乌孙,又勒索大宛等国,西方蛮族都只得投靠,北匈奴势力日渐强盛。郅之单于又杀了汉朝使者谷吉,要跟汉朝作对。公元前36年,西域副校尉陈汤深虑郅之单于势力危及西汉对西域的控制,说服了都尉甘延寿,私自征调兵马,准备攻打匈奴
。都护甘延寿只好一面上书,一面领兵去讨伐。汉兵节节胜利,一直打到郅支城,砍了郅支单于的脑袋,送回长安。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又惊又喜,为感谢汉朝消灭了他的死对头,于公元前33年,再一次到长安,除了致谢,还要求做汉朝的女婿,一辈子与汉朝交好。
汉元帝命令掖庭令挑选一位后宫女子,准备嫁给呼韩邪单于。但宫女们都不想离乡背井到外族去。唯有一位宫女,名叫王嫱,字昭君,愿意到匈奴去。
王昭君出身于秭归(今湖北宜昌市兴山县宝坪村)一农家,后被选入宫。汉元帝的后宫很多,不能遍见,平时,他都是令画师将宫女们的像画好,然后按照图画召去侍侯。许多宫女就用钱财去贿赂画师毛延寿,但王昭君不肯这样做。毛延寿就将她画得平平常常,所以王昭君从未受到召见。等到出塞前夕,汉元帝才发现她容貌绝佳,但已不及挽留,愤怒之余,把宫内画师毛延寿等尽行斩除。
汉元帝派韩昌为护送官,护送昭君出塞。昭君到匈奴后,被立为宁胡阏氏,匈奴与汉朝的关系更为和睦。昭君约于公元前19年客死于匈奴,其坟墓称为“青冢”。“昭君出塞”也成为后世戏剧经常演绎的故事。
昭君出塞后不到几个月,也还是在公元前33年,汉元帝病死了。汉元帝26岁即位,在位16年,享年42岁。死后葬于渭陵。
汉元帝死后,太子刘骜即位,就是汉成帝。汉成帝立母亲王政君为皇太后,时年38岁;拜皇太后的亲弟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兼任尚书,并继承父亲王禁为阳平侯。拜皇太后的亲弟王崇为安成侯。此外,皇太后的庶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都封了侯。外戚王家从此掌握了朝廷的大权。
王凤一上台,即夺去石显的大权,石显被遣回家,在半路病死。随后,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先后被革职。王凤推荐庶弟王音当了御史大夫,让昏庸怕事的安昌侯张禹当了丞相。张禹不敢冒犯王家,光会弄钱占地,他家土地也有四万多亩。张禹的行为激怒了一位县令朱云,他进殿请斩张禹。汉成帝命人将朱云推出斩首。朱云攀住宫殿的栏杆,栏杆竟被他攀断了。汉成帝见他忠贞不屈,便免了他的死罪。
汉成帝把朝政大权完全交给外戚王家,自己只顾在宫中荒淫。四海之内,旱灾水灾、地震决堤,百姓流离失所,这些他全不过问。光禄大夫刘向(刘更生改名刘向)写了《列女传》《新序》《说苑》等书献给他,旁敲侧击地规劝,但汉成帝却不知悔改。汉成帝即位后,立原来的夫人许广汉的侄女为皇后。许皇后没有生过儿子,后来年老色衰,汉成帝又专宠班婕妤(婕妤是宫中女官名)。班婕妤承宠数年,也没有生过儿子。有位侍中叫张放,深得汉成帝的信任,张放常引汉成帝微服外出,到处边寻花问柳。
一天,汉成帝到阳阿公主家喝酒,爱上了公主家的一位歌女赵飞燕。赵飞燕原名赵宣主,因为身轻如燕,能作掌上舞,所以取名“飞燕”。汉成帝把赵飞燕带回宫中,日夜陪着她,爱得入了迷。后宫有个女官是赵飞燕的亲戚,为了讨好汉成帝,把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又推荐进宫。
从此,姐妹二人轮流侍寝,称霸后宫。
赵氏姐妹为了巩固后宫地位,诬告许皇后大行巫术,诅咒后宫已怀身孕的王美人和大司马大将军王凤。还故意说许皇后不仅诅咒自己,更是对皇帝也大不敬,于是,汉成帝将许皇后废居昭台宫。班婕妤自请前往长信宫侍奉太后,写写《怨歌行》一类的诗作。汉成帝立赵飞燕为皇后,赵合德为昭仪(宫中女官名,比皇后差一级)。谏议大夫刘辅上书反对,几乎被处死。
此后,赵家姐妹轮流侍侯汉成帝,总想生个儿子,好继承皇位,但偏偏姐妹俩都没有生儿子。她们又瞒着汉成帝,各人偷偷养着几个汉子,但还是不能遂心愿。汉成帝和宫女生过两个儿子,但都被赵昭仪残忍地杀死。
汉成帝在位期间,朝政大权全掌握在王家。王凤死后,王音为大司马,王音死后,王商为大司马;王商死后,王根为大司马。公元前9年,定陶王刘欣(汉成帝的兄弟刘康的儿子)来朝见汉成帝,给皇太后、赵皇后姐妹、大司马王根献了许多礼,他们就劝汉成帝立刘欣为太子
,汉成帝无奈,经考察中山王刘兴和定陶王刘欣后,于公元前8年决定立刘欣为太子。那年冬天,大司马王根病死。临死前推荐哥哥王曼的儿子、新都侯王莽来代替他。
王莽素来以好学俭朴、谦恭有礼而闻名,王根死后,汉成帝拜他为大司马,掌握朝廷大权。王莽上任以后,用心搜罗天下人才,并常把自己的傣禄和皇上的赏赐分给别人,家中十分简朴,这使他获得更多的好名声。
公元前7年三月,一天,汉成帝在赵昭仪的宫中过夜。第二天起来,才穿上一只袜子,就倒下死去了。汉成帝的死讯传开,宫内宫外议论纷纷。皇太后下诏书,吩咐王莽等查问皇上的死因。赵昭仪想到平时作恶多端,审问起来,也是一死,便服毒自杀。
公元前1年,赵飞燕也去世。
汉成帝19岁即位,在位26年,享年45岁,死后葬于延陵。班婕妤自愿为其守护陵园。5年后,班婕妤也去世,长眠于汉成帝陵园中。
汉成帝死后,太子刘欣即位,就是汉哀帝。汉哀帝尊皇太后王政君为太皇太后,皇后赵飞燕为皇太后;尊母亲丁氏为丁皇后,祖母傅氏(汉元帝的妃子)为傅太后。汉哀帝早就娶了傅太后的内侄女,就立她为傅皇后。这样一来,外戚傅家和丁家就有不少人封了侯,傅太后抓住了大权,王家的势力也就衰败了。
王莽因不满傅太后与太皇太后平起平坐,冒犯了傅太后,大臣师丹反对贵族豪强兼并土地,建议改革土地制度,也得罪了傅家和丁家,王莽和师丹被迫辞职,朝廷的大权完全落在傅太后的手里。
傅太后不仅赶走王莽和师丹,还把品格高尚的冯太后也杀了。傅太后和冯太后当年同是汉元帝的妃子,一天,她俩陪汉元帝到虎圈去看猛兽相斗。忽然一只大熊逃出来,傅太后和其他宫女都吓跑了,唯独冯太后迎上前去。后来,卫士把大熊打死。事后,汉元帝问她为什么不逃走,她说:“大熊抓住了我,就不会伤害皇上了。”汉元帝当时大大地夸奖了她,傅太后却又臊又恨。如今,傅太后大权在握,便捏造些罪名要冯太后服法,冯太后知道她
在报私仇,只好自杀了。人们知道了这事,都敢怒而不敢言。
汉哀帝也象汉成帝一样,是个荒淫无道的君主。他宠爱一个年青貌美的太子舍人董贤,董贤不离他左右,睡觉也在一起。
一次,汉哀帝醒来,董贤还在熟睡并压着汉哀帝的袖子,汉哀帝不忍叫醒他,就将自己的袖子割断。成语“断袖之癖”,就是指代男士同性恋的词语。其后,董贤还被加封为大司马。公元前2年,傅太后死去,汉哀帝
更加放肆,一下赏给董贤田地两千多顷,又把他的妻子和妹妹都接到宫中,立她的妹妹为昭仪。另外,又拜一个专会逢迎拍马的小人孔光为丞相。
谏议大夫鲍宣看到朝中乌烟瘴气,上书劝告汉哀帝说,现在老百姓有七亡七死,已经无法活下去,皇上应该想法救救他们,不要亲近小人。但汉哀帝不管老百姓的死活,鲍宣的话只当作耳边风。鲍宣又抓了违法乱纪的孔光的家丁,但汉哀帝不仅不处罚孔光,反而把鲍宣投下监狱。博士弟子王咸等在太学里竖起面长幡,一下就集合了1000多名太学生,一齐出发去见孔光,孔光急忙进宫去见汉哀帝,自然又说了不少鲍宣的坏话,汉哀帝要定鲍宣的死罪。太学生们又集中在宫廷门外,向汉哀帝请愿。汉哀帝总算免了鲍宣的死罪,把他充军到上党。鲍宣走后,汉哀帝就拜22岁的弄臣董贤为大司马,执掌兵权,董贤的父亲董恭为
光禄大夫,董贤的兄弟为附马都尉,这样,董家的势力又超过了别的外戚。
公元前1年,汉哀帝因酒色过度而死去。他20岁即位,只做了6年皇帝,享年26岁,葬于义陵。
汉哀帝死后,宫中乱作一团,董贤等既不知丧事如何办,也不知谁该继位,因汉哀帝没有儿子。还是太皇太后王政君老练,先把玉玺收好,再提出让她的侄儿王莽来操持丧事。董贤连连称好。于是,太皇太后王政君打发使者去召王莽。
王莽这次登台,演出了一场篡权夺国的戏剧。王莽的新朝仍属于西汉,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另起一章。
接下一章 返回目录
西汉年号表
年号 |
庙号 |
名字 |
即位时间 |
即位年龄 |
在位
年数 |
死时
年龄 |
世系 |
备注 |
|
高祖 |
刘邦 |
BC202 |
55或46 |
12 |
62或53 |
沛县丰邑人,父刘太公 |
BC209起兵,BC206称汉王,BC202称帝 |
|
孝惠皇帝 |
刘盈 |
BE195 |
13或16 |
8 |
21或24 |
高祖子 |
以皇太子嗣位 |
|
高皇后 |
吕雉 |
BC188 |
|
9 |
62 |
山阳单父人,高祖皇后 |
BC188吕后立少帝,临朝称制,旋杀少帝“即位”,“在位”均指临朝称制 |
前元、后元(此非年号) |
高祖 |
刘恒 |
BC180 |
23 |
23 |
46 |
高祖中子 |
高祖十一年立为代王,吕后死,周勃等诛诸吕,迎立代王为帝 |
前元、中元、后元(此非年号) |
孝景皇帝 |
刘启 |
BC157 |
32 |
17 |
48 |
文帝子 |
以皇太子嗣位 |
建元、元光、元朔、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
世宗 |
刘彻 |
BC141 |
16 |
55 |
70 |
景帝中子 |
以皇太子嗣位。“建元”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年号 |
始元、元凤、元平 |
孝昭皇帝 |
刘弗陵 |
BC87 |
18 |
26 |
43 |
武帝曾孙,父史皇孙 |
以皇太子嗣位 |
元平、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 |
中宗 |
刘询 |
BC74 |
18 |
26 |
43 |
武帝曾孙,父史皇孙 |
汉武帝之戾太子遭巫蛊之祸,戾太子之孙刘询株连系狱后遇赦,昭帝死,霍光迎昌邑王刘贺嗣位,旋废之,迎刘询 |
初元、永光、建昭、竟宁 |
高宗 |
刘shi |
BC48 |
29 |
16 |
44 |
宣帝子 |
以皇太子嗣位 |
竟宁、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 |
统宗 |
刘骜 |
BC33 |
19 |
27 |
45 |
元帝子 |
以皇太子嗣位 |
绥和、建平、元寿 |
孝哀皇帝 |
刘欣 |
BC7 |
19 |
7 |
25 |
元帝庶孙,成帝弟,定陶王刘康子 |
欣三岁嗣父爵定陶王,成帝无子,召以入宫,立为皇太子,后嗣位 |
元寿、元始 |
元宗 |
刘衎 |
BC1 |
9 |
6 |
15 |
元帝庶孙,中山孝王之子 |
三岁嗣父爵为中山王,哀帝死,无子,太后与王莽使迎立为帝 |
居摄、初始 |
|
儒子刘婴 |
5 |
1 |
4 |
21 |
宣帝玄孙,广戚侯刘显之子 |
公元5年,王莽弑平帝,立刘婴,号“儒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