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汉和帝、汉殇帝和汉安帝

   公元89年,太子刘肇即位,就是汉和帝,尊窦皇后为皇太后。汉和帝即位时才10岁,窦太后理所当然替他临朝。她让哥哥窦宪执掌大权,几个兄弟窦笃、窦景、窦瓌都当了大官,汉朝外戚的势力又大了起来。

汉章帝下葬时,都乡侯刘畅(汉和帝伯父,刘縯的孙子)来京吊孝。窦太后几次召他进宫。窦宪怕窦太后重用刘畅,分了他的权,派刺客把他暗杀了。窦太后追查凶手,窦宪把凶手推在刘畅的兄弟刘刚的身上。尚书韩秣认为刘畅在京师遇害,而刘刚远在青州,应该先在京师捉拿凶手,才是正理。太尉何敞亲自调查,结果查出真相。窦宪害怕窦太后定他死罪,要求带兵攻打匈奴赎罪。窦太后居然同意,拜他为车骑将军,准备发兵北伐。临行前,窦宪在洛阳大兴土木,盖将军府。尚书仆射郅寿(郅恽之子)上书告发,反被窦宪诬陷,窦太后把他革职充军,郅寿气得自杀。郅寿一死,三公九卿忿忿不平,联名上书。大家认为匈奴没有侵犯边境,用不着劳师远伐,更不应让窦宪带兵。司徒袁安和司空任隗前后10次上书,但窦太后都不理会,还是派窦宪领兵北伐。当时,北匈奴已经衰落,结果在稽落山被窦宪打得大败,投降的就有20多万人。汉兵出塞三千余里,一直追到燕然山。窦宪吩咐中护军班固在山上刻石记功。

窦宪得胜回朝,当上大将军,兄弟都封了侯,窦家的亲戚爪充满朝廷和各地。为所欲为,不可一世。尚书仆射乐恢上书揭发窦家的人行贿得官,被窦宪等逼得服毒自杀。司徒袁安也气得病死。当时,窦宪的女婿郭举和他父亲郭璜,窦宪的亲信邓叠和他兄弟邓磊,都把窦家作为靠山,拥护窦宪,准备造反。

公元92年,汉和帝才14岁,但是他聪明伶俐,很有心计。他已看出窦宪等人的阴谋,想召集司徒丁鸿、司空任隗、尚书韩三位忠臣来商量办法,但又怕走漏消息。他身边只有宦官,他觉得中常侍郑众忠实可靠,便和他商量对策。汉和帝召来清河王刘庆,郑众联络了丁鸿、任隗、韩 稜。结果,窦宪一伙全部被擒拿。郭璜父子、邓叠兄弟被斩首,窦家兄弟,除窦瓌外,全都被强迫自杀。窦太后孤单一人,过了几年也害病死去。

和窦宪有联系的官员,也全都定了罪,中护军班固被下狱,在狱中自杀。班固所写的《前汉书》,还有一部分没有写完,汉和帝召班固的妹妹班昭进宫,继续完成这项工作。班昭嫁给扶风人曹寿,早年守寡。她在宫中除了写作,还当宫女们的老师,大家称她曹大家(“大家”是对女子的尊称,家读作gū)。班彪和儿女班固、班昭都是东汉时著名的史学家。

公元97年,班彪的一位弟子王充死去。王充是个著名的学者,唯物论思想家,他一生写下了大量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和鲜明批判精神的著作。其中《论衡》一书,共85篇,是他花了30多年的心血写成的一部哲学巨著。

班彪的另一个儿子,班固的兄弟班超,长期生活奋斗在西域。公元94年,班超征发西域8国的兵马,打败了焉耆,于是,西域50多个国全都归附了汉朝,汉和帝封他为定远侯。班超听说西方有个大国叫大秦(即罗马帝国),公元97年,他派助手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只到达了条支国(古国名,在叙利亚一带)的海湾(即波斯湾),被安息(即伊朗)人劝阻而返。甘英虽未能渡海前往大秦,却熟悉了沿途的地理情况和风俗习惯,为以后中西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班超在西域生活了30年,上书要求返国,于是汉和帝召他回朝,另派中郎将任尚为西域都护去接替他。公元102年八月,班超到了洛阳,九月就病死了,死时71岁。

汉和帝消灭了窦宪一党,自己执掌朝廷大权,虽然他年纪轻轻,但颇有治国魄力,他能够联络世族名流,虚心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减轻捐税,救济穷人。公元103年,他还下了一道诏书,禁止进贡,包括岭南的生龙眼和鲜荔枝。皇后邓氏(邓禹的孙女儿)节俭谦逊,深得后宫的拥戴。

汉和帝算得上是东汉一位开明皇帝,但是他却办了一件为后世指责的蠢事。由于汉和帝依靠宦官郑众消灭了窦宪一党,所以汉和帝破例封郑众为剿公侯,宦官封侯便从这开始。自汉和帝以后,基本上由外戚和宦官交替控制中央政权。

公元105年,汉和帝病死。汉和帝10岁即位,在位17年,享年只有27岁,死后葬于慎陵。

汉和帝死后,邓皇后才忙于立太子。她自己没有儿子,但她知道后宫生有两个儿子寄养在民间。长子有痼疾,小儿子才生下100天。于是,邓皇后就立小儿子刘隆为太子。第二年即公元106年正月,太子即位,就是汉殇帝,尊邓皇后为皇太后。邓皇后临朝,但她自己还很年青,就学窦太后那样,把自己的哥哥邓隲找来,拜他为车骑将军,掌握朝政。就在这一年八月,汉殇帝便死去了。 

汉殇帝死后,邓太后和邓隲商量,立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刘为太子,太子于第二年 即公元107年即位,就是汉安帝。汉安帝不过13岁,邓太后继续临朝。

邓太后以窦太后为鉴,不敢专用邓家的人,对邓家子弟严加约束,除了邓隲,她还任用杨震等知名之士。她一向提倡节俭,减轻捐税,自己还跟曹大家研究经学。她还学习天文和数学。白天办事,晚上看书,生活很有规律。但是,在她临朝的时候,国内连年遭灾,老百姓饿死了不少。再加上国外各部族纷纷叛变,弄得邓太后焦头烂额。

自从任尚接替班超为西域都护后,改变了班超的一贯做法,只知道压制西域人民,以致失掉民心。西域各国一个接一个叛变,邓太后听从了大臣们的意见,取消都护,从西域撤兵。定远侯班超一生的心血全部白费。从汉武帝以来,联络西域,抵抗匈奴的根本大计也告吹了。汉朝放弃西域,征发金城、陇西、汉阳三郡(三郡在今甘肃东南部一带)的羌族人去西域迎回屯田兵,羌人害怕远戍不还,到了酒泉,纷纷逃回。各郡官吏发兵追捕,拆毁他们的房屋,激起了羌人的反抗,他们用竹杆、木棍作武器,同东汉军队展开战斗。朝廷对羌人起义很害怕,强迫陇西、安定、北地、上郡等边郡的汉族人民迁到内地,结果又激起了汉人的反抗。公元111年,汉人在杜琦、杜季贡的领导下,在上郅发动起义。他们同羌人起义军联合,共同抗击东汉的军队。这场反抗斗争持续了12年,才被邓隲、梁慬等镇压下去。在这场战争中,东汉所耗军费达240多亿钱,国库空虚。而内地农民的暴动,仍在此起彼伏。

公元120年,羌汉人民的起义刚被镇压下去,北匈奴又围攻伊吾(新疆哈密县),杀了敦煌长史索班。邓太后召集大臣商议,大臣中多数认为国家元气未恢复,不如退守玉门关,班超的儿子班勇极力主张再通西域,孤立匈奴,经过激烈的争论,决定采纳班勇的建议。公元123年,朝廷派班勇为西域长史,出屯柳中。班勇进驻西域后,陆续击退了匈奴势力,再一次打通了西域道路,保障了河西边塞。班勇自幼随父在西域长大,著有《西域论》一书。

到公元120年的时候,汉安帝已经26岁了,但邓太后还没有还政给他。原来邓太后立他为皇帝时,是看中他聪明伶俐,但他长大以后,却变得荒淫无道,所以邓太后依然临朝,依靠司徒杨震、司空陈褒、太尉马英、大将军邓隲,还有剿乡侯郑众,龙亭侯蔡伦两个宦官来掌管朝政。对此,汉安帝很是忿恨。尤其当他得知邓太后很看重河间王的儿子刘翼,立他为平原王时,心里更是忧虑不安。

公元122年春天,苦心支撑着东汉政权的邓太后病死了,她临朝共18年,死时才41岁。邓太后一死,汉安帝就亲自掌权,阎皇后的哥哥阎显等当了大官,中常侍樊丰、刘安、陈达,还有内侍李闰、江京,奶妈王圣等一下子都参预了朝政。这批人一上台,原来的大臣就倒霉了。

龙亭侯蔡伦首先被逼服毒自杀。蔡伦虽是个宦官,但却是造纸术的发明者。接着,邓家的子弟,包括大将军邓隲,全部都被逼自杀,平原王刘翼改封为侯,送回河间。

邓家被灭,新的外戚阎家和宦官江京等都封了侯,甚至奶妈王圣和她的女儿伯荣也可以在宫里直进直出,威风无比。汉安帝只知寻欢作乐,朝政一概不管,司徒杨震几次上书苦谏,但汉安帝就是不理,还封奶妈王圣为野王君。太子刘保,是后宫李氏所生,阎皇后怕李氏会夺自己的地位,就是把她毒死,又叫江京等诬告太子谋反,汉安 帝就把10岁的太子刘保废了,改立为济阴王。最后杨震也被免职返乡。

杨震素有“关西孔夫子”之称,公正廉洁,不谋私利。他任荆州刺史时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王密为昌邑(今山东金乡县境)县令。后来他调任东莱大守,途经王密任县令的昌邑时,王密亲赴郊外迎接恩师。晚上,王密前去拜会杨震,俩人聊得非常高兴,不知不觉已是深夜。王密准备起身告辞,突然他从怀中捧出黄金,放在桌上,说道:“恩师难得光临,我准备了一点小礼,以报栽培之恩。”杨震说:“以前正因为我了解你的真才实学,所以才举你为孝廉,希望你做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官。可你这样做,岂不是违背我的初衷和对你的厚望。你对我最好的回报是为国效力,而不是送给我个人什么东西。”可是王密还坚持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收下吧!”杨震立刻变得非常严肃,声色俱厉地说:“你这是什么话,天知,地知,我知,你知 ,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没有别人在,难道你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吗?”王密顿时满脸通红,赶紧像贼一样溜走了,消失在沉沉的夜幕中。杨震的子孙为缅怀其清正德操,取堂名为“四知堂”。 杨震被免职离开京师时,众多的门生都来送他。杨震悲愤交加,在城西夕阳亭对门生说了一番话,便自杀了。

杨震一死,再没有鲠直之臣敢于出面规谏,汉安帝更加放荡。公元125年,汉安帝带着阎皇后、阎显、樊丰等人离开洛阳,到南京游玩,不料在半途生病死去。汉安帝13岁即位,在位19年,死时才32岁,死后葬于恭陵。

 

    接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