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安老人遗 稿

   

                                 
《沅安老人遗稿》序

                                        陈贤庆

    1975年11月17日,父亲陈显唐在阳江县城人民医院病逝。有关父亲的一生,我在《我们的父亲母亲》一文中已有详叙,在此不再重复。在做好父亲的后事之后,我们整理了他的遗稿,发现主要有两种,一是凭记忆抄录一些古诗词,已自编为甲、乙两册。另外是零散的诗稿。父亲是个文人,好诗能诗,在以前的数十年中不可能无诗(诗稿中有六首就是回忆写出的旧作),但即使有,在抄家时也被抄走了。而在落难的几年间,他又怎会再写诗而去惹麻烦?只有回到乡间这样一个文化落后的环境中,他才敢于用这种一般人不易理解的旧体诗的形式,抒发心中的郁闷;再用毛笔行草的字体写出,多少起到掩人耳目的作用。诗稿所用的纸张不一,有的是白纸,有的是信纸,有的则是报纸。而且,纸张的大小也不一。于是,我们粗读了一遍,并按诗词的写作时间顺序编排,把纸张裁剪为大致一体,装订成册。我们的家乡是新洲圩沅安村,公社化以后称新洲公社沅安大队,可笑的是文革时改称“红卫大队”。我们当然取它的老名字,将诗集题名为《沅安老人遗稿》。在装订之前,我们觉得好象还缺了一点什么,最后认为应该由当时能回家奔丧的我们三兄妹,每人写一首诗,附在诗集的前面。于是,贤俊的诗如下:“足迹天涯志未消,故园致力育新苗。喜怒三番催发白,京州两地望风调。谁料葡糖千万滴,不解尊躯半度烧。诗未写成儿继续,更将旧曲谱新谣。”贤庆的诗如下:“人生七十载,历尽雨和风。早岁挥长策,白头做老农。心怀天下事,意望五洲同。肝胆遗诗见,陶潜不及翁。”贤芳的诗如下:“紫罗山下埋父骨,江水松竹浩气扬。可憎病毒成灾祸,致使生命不延长。书房简朴存高洁,诗章语句热心肠。历史后人来评价,无疑中国好儿郎。”
    遗集编好后,由大哥带回广州保存,一放则二十五年过去,此诗集未能让它发挥更大作用,犹为可惜。今“聚贤茶室”网站开通,正好把它放进其中,以方便我们怀念父亲,并通过这国际互联网,使各地亲朋皆能阅读,从中可以体会到一位老知识分子晚年的心迹,或许得到一些感想和启发。
 

(一) 故园
    浪迹天涯笑我痴,而今回到故园时。村庄风景翻新样,相识人民大半非。爱国雄心仍念念,更生自力怨迟迟。一蓑烟雨司空惯,双鬓无情任似丝。(归家后一九七一年六月五日偶成)

    父注别离故乡四十三年,现退职回家

    贤俊注:父亲被遣散回乡一事,我是亲身经历的,那时林彪的一号命令将城市有问题的人清出城市到农村去,这叫做战备疏散”。那时,我单位(东山机械厂)还叫我跟父母一起去农村,我抗拒住不去,驳斥了和我谈话的人,结果没叫我去。因为我和父母不是住在一起,而且我有一个患病的妻子,一个幼小的女儿,一个已退休的岳母,实际情况就是不能去,如果抗拒不了,真的回乡了,后果不堪设想!

    父亲工厂里的领导人(带车的人),要赶着趁新洲圩的圩日,所以415日一定要走,赶到16日好趁新洲圩,买些副食品。一部四吨的货车,装载着家私杂物,我父母则坐在车箱里,人货混载。我来送行,看着车子开走,眼泪直流,奈何!事情还很不凑巧,车子开到了开平县的赤坎便坏了车,迫得在赤坎过夜,第二天傍晚才赶到新洲圩,这时已散圩,接着就往沅安村,这件事也惊动了村子里许多人,特别是我父亲的弟侄们,有二、三十人,簇拥着两位老人入村、入屋,情景则是又悲又喜,因为这是在解放22年之后所发生的事。我父亲被遣返农村有三件事是轰动新洲镇的。第一件事就是:初回到新洲镇的当天,因为此人曾是新洲乡的乡长,新洲小学的校长,在外地混了几十年,而今被遣送回乡,为何?这是大家一个疑问,所以轰动一时。

    贤庆评注:这是父亲遗稿中的第一首。父亲被遣返回乡具体是哪一月哪一天我已弄不清,我有一词记其事,日期是当年的4月而无日;调寄《柳梢青》,标题为“接家书知父母被遣返乡间,悲赋”。词云:“消息飞传,疑它是假,细看犹真。白首鸳鸯,晚年飘泊,愁煞征人!    金钩割破浮云,清辉淡,望中断魂。世事茫茫,天涯离合,悲泪留痕。”父母被遣返回乡的消息,由大哥寄信告知我,当时心中忧伤挂念,填了这阕词。

从父亲这诗可以判断,父母被遣返回乡,当是六月前。古人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之慨,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之感,那是告老还乡的情景;又有“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之叹,那毕竟是衣锦还乡。父亲在小序中说现退职回家,显然不确。父亲于1938年离开家乡,参加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一直住在广州,不是因为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他不会被打成“历史反革命”,不是因为当年所谓一号命令而殃及,他也不会在离开家乡四十三年后被战备疏散回乡。父亲此次回去,不是简单的“退职”而已,而是仍戴着“历史反革命”的帽子,由大队监督劳动。其实,诗的首句,已经推翻了“退职回家”之说,“浪迹天涯笑我痴”,如果我不是“痴”,怎会离乡四十三年后又如此这般地回来?开头两句,已充满感慨和哀伤!

离开家乡四十三年,说“村庄风景翻新样”很有可能,但变化实际也不会很大的,起码依然是一处穷乡;“相识人民大半非”则是肯定的,父亲的父母早已不在了,双双于“土改”时上吊死去;四弟出走香港,九弟远去台湾,在家乡只剩下一个亲妹,以及其他的堂兄弟等。住的地方是没有的,祖屋早已不知谁人占去。回乡后,暂时要寄人篱下。即使这样,父亲仍说爱国雄心仍念念,只可惜,赵太爷”“不准革命,使父亲空老乡间!至于“更生自力怨迟迟”,其实是说得不确的,父亲从来就是“自力更生”过日子,只不过,当时宣扬,只有工农兵干部等才是“劳动者”,其余的,如知识分子,并不算“劳动者”,所以,父亲才将回乡后自己劳动赚取“工分”过生活为“自力更生”,还怨这种日子来得“迟迟”,应是言不由衷,言中带泪!父亲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枪林弹雨也经历过,如今这种迫害也属“司空惯”,也能熬得过去的。最后发出“双鬓无情任似丝”之语,似是豁达,也属无奈。
 

(二) 浪淘沙·东窗早望

    五谷熟行时,一片黄诸。千重浪涌漾依依。劳动开花成硕果,捷报催书。 乡国庆多余,足食丰衣。深蒙领导好支持。待到指标须上缴,先公后私。(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五日)

    贤庆评注:这首词父亲没有作注释。父亲落难乡间,并不是只关心个人的际遇,他更关注农业的收成,国家的兴衰,当他这天早晨,站在东窗,可以望见一片黄熟的稻田,感到由衷的高兴。当然,丰收与否,也关乎到自己,词中不是说到吗,待到指标须上缴,这就是指交公粮,当时父母应该没有分到田,但与他们一起住,一起生活的侄儿泳弟就须上缴了。最后一句先公后私,不是高喊口号,既是父亲思想境界的真实写照,也是当时的实际,即收成后,必须先交足公粮,才留下够自己吃的私粮。

这首词写于1971年间,难免会带些那个时代的痕迹,如“劳动开花成硕果”、“足食丰衣”、“深蒙领导好支持”等。其实,当年,乡村人民的生活普遍是很艰苦的,能够留有足够的米粮,已是万幸了。
 

   (三) 未起偶成
    高悬红日照东窗,懒汉迟迟未起床。室外人呼鸡又叫,当然不是说荒唐。(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三日)

    父注一,荒唐即喻显唐也。二,不说荒唐,而是社员们在议论派工情况。

    贤庆评注:父亲回乡后是被监督劳动的,但他所做的工作,是清洁村里的厕所,以及捡猪粪等,并不需要一大早就起床,别人已经在派工劳动了,他还可以“懒汉迟迟未起床”,这从诗中可知,也可以说是乡民对他的照顾和保护了。不过,父亲恐怕宁愿与大家一起参与劳动,也不愿意被监督去清洁公厕和拾猪粪的。一位知识分子,一位抗日战士,一位国家干部,最后沦落到在乡间清洁公厕与拾猪粪,该说些什么呢?所以,父亲以“荒唐”来比喻自己,实际也是一种“自嘲式”的抗议。

此外,从诗中亦可知,当时农村的劳动方式,是一种“大锅饭”的方式,是早上由队长敲钟,村民集中在一起,听队长派工,然后分头去做。派工时,会有议论,会有争吵,弄到“人呼鸡叫”,这当年农村特有的情景,诗中间接描绘到了。
 

   (四) 过冬
    飘潇风雨正霜天,斜依横床欲昼眠。迹滞故乡随习惯,心怀祖国愿争先。才疏后果追前悔,诗兴无因但有缘。好学长生聊此处,得来清淡度流年。(一九七一年十二月廿一日)

    父注:七一年退居故乡过冬日偶作七律一首。

    贤庆评注:此诗为父亲返乡后过第一个冬节时所写,其时迹滞故乡已半年,遇到“过冬”这节日,也随乡间习惯,买点鱼肉庆祝一下。但是,父亲显然想得更多,自己虽心怀祖国愿争先,但现实使得他只能无所作为,闲居乡间,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以写诗词来抒发情绪。从诗中可以看到,父亲不仅是以写诗词度日,而是认为自己的诗艺还不够高,要以“学习提高”为目的,所以他说:好学长生聊此处,得来清淡度流年。我认为,这两句既是表愿望,但也流露了一种无奈的心情。 

    (五) 无题
     混混而来一世人,思前想后太无因。抬头欲向苍天问,大地何方葬我身?(一九七一年十二月廿七日)

    贤庆评注:这首诗既曰无题,当然也不会有什么注释了,父亲只在无题二字之下写了狂态二字,并用括号括着。在太平盛世的时候,忽然掀起了一场祸国殃民的文化大革命,的确令到善良的人们难以理解,无所适从,刘少奇也感叹老革命遇到新问题,周恩来只得忍辱负重,如我父亲那样的小人物,被打入另册,扫地出门,羁縻乡间,同样是思前想后感到太无因。而这几年间发生的一切,又有谁来解释?什么时候才有个了结?自己的下场结局会是怎么样?

父亲平时是个很稳重的人,但这时的确出现了狂态,从诗中可以想象得出:他独自走在黑夜之中,呼啸的冷风吹动着他短疏的白发,犹如当年的屈原,他握着双拳,抬头天问大地何方葬我身?!如果认为父亲被遣返乡间,不得已随遇而安,那就错了,实际上,萦绕在他心间的疑惑和悲愤,与万千民众是一样的。他要发泄,他要抗争,终于,在一九七一年岁末那冬夜,他挥毫写下了这首“无题“诗,读来催人泪下!
 

    (六) 月明诗
    月圆月缺两由之,月又当头多所思。自古风流人赏月,我今苦在月明时。(一九七二年三月廿八日)

    父注妇曰:月又明矣,我苦诸之。闻此多感而为月明诗一首。句句用字诗体。

    贤庆评注:此诗有注释。注释中之,即妻子,我们的母亲。外祖父是个中医,能文能诗,这在父亲后面的诗中会提到。母亲自小在外祖父的熏陶下,也读过一些启蒙读物,如《三字经》、《成语考》、《增广贤文》等,她说的那句月又明矣,我苦诸之是父亲归纳的意思,还是一句《诗经》或什么书的句子,我孤陋寡闻,不敢肯定,但有一点父母都有同感的,那就是害怕月明之时。他们当然不可能有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襟怀,每到月圆之时,他们便会更加思念远在广州、南京、徐闻、琼海四地的儿女。四位儿女之中,又以三子和四女最为挂念。三子即我在雷州半岛当知青,四女即我妹在海南岛当知青,环境艰苦不说,前程莫测,返城无期,做父母的,能不忧虑?所以月明之夜,正是乡间两老痛苦之时!父亲的痛苦应该更深一层,他会认为儿女的遭遇,都因自己连累所致!

父亲注释曰句句用字诗体,我想,是说诗中句句都有相同的字,即字吧。这是有意而为的一种用字重复,是修辞手法之一。
 

   (七) 浪淘沙·雨滂沱

    连日雨滂沱,到处泥河。村南村北响弦歌。四卷红文开有益,如啄如磨。    往事梦犹多,懒话当初。人生岁月易蹉跎。两鬓斑飞羞对镜,更著风波。(一九七二年八月廿一日)

    贤庆评注:这首词父亲无注释。连日大雨滂沱,不能外出,在七十年代初,在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机没有音响的落后乡间,能干些什么呢?原来也有些重要的事可做,那就是学习四卷红文。现在的青年人可能以为是四大古典名著,我也不想作什么解释了。当时是大队组织学,还是父亲自己主动学,词中没有说得很清楚,他自己主动去学,也是毫不奇怪的,只不过,学了有什么用,能否解决思想问题,那就难说了。事实上,即使如啄如磨地去学那四卷红文,也无法解释何以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也无法解释何以心怀祖国愿争先的人,被迫在乡间蹉跎岁月。

下片的意思则有变。父亲落难乡间,肯定会经常回想到许多往事,所以说“梦犹多”;但是,那些艰难岁月、峥嵘岁月、光荣岁月,能说吗?都变成了“反革命岁月”了,因而,只得“懒话当初”。末三句,父亲感慨自己在晚年会遇到如此的劫难,更著风波,真是想不通!平淡中饱含对文革的无奈与怨忿,意味深长!
 

   (八) 陋室
    陋室但知清境处,相依两老叹何由?日中最累忙家务,晚上抽空挖地头。猪壮猫肥鸡有伴,粮丰油足菜先留。此时自识新生活,莫羡当年万户侯。(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父注妇曰:住屋偏边幽静,虽清境,但不习惯。闻此因有感而作。菜先留指盐瓜盐菜之类已入埕先留。

    贤庆评注:父母回乡,在大队和乡亲们的帮助下,建有一砖瓦房,地处村边,屋的一面即为稻田,所以母亲说它偏边幽静,但不习惯。父亲是个乐观主义者,处境虽坎坷,但意志不颓废,而且对乡间的平淡的生活很快也能适应,从此诗中可以看出。房子不大,有个小楼阁,我于七十年代曾数度回乡,就住在那房子。父亲说是“陋室”,也不为过。当时,林彪事件之后,国内形势有所好转,农村的情况也得到改善,农民可以养些猪、鸡,还可种点自留地,梁、油、菜相对丰富些。父亲没有必要故意“歌功颂德”,当时乡人的生活状况,从这诗中可见一斑。

至于“此时自识新生活,莫羡当年万户侯”两句,父亲一向也不会羡慕“当年万户侯”的,但是是否“自识新生活”了?这首诗写在一张旧报纸上,无须向什么人故表旷达和进步,这应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我的理解,父亲认为在乡村也可以过生活,自己也能很快适应,但是并不是说,自己被遣返回乡是应该的。
 

   (九) 农谚一首
    一年之计在于春,农谚精神教育人。动手履行凭自觉,关心实践赖亲身。积肥选种工开早,蓄水修渠事认真。革命种田高指示,今朝思想要更新。(一九七三年一月四日)

    父注七三年沅安队工作安排定后,有感而作,偷得一句一年之计在于春

    贤庆评注:沅安队的工作安排,严格说来与父亲的关系不大,但是,他既然身在农村,就不能置身局外,尤其象父亲那样一个关心群众,关心家乡,关心国家的人。当他知道了大队七三年的工作计划后,也有感而作了这么一首诗,其思想境界令人感动。当年的农村工作计划,应该很简单的,无非就是保证早晚两造的丰收,还有就是“蓄水修渠”等。至于第七句中说到要按照最高指示,为革命种田,现在想来觉得可笑,然而在当年,这是最正常最自然的说法。
 

   (十) 复俊儿诗步其韵
    今朝得见光明路,困境须知渐入佳。寄汝一言应记取,孟尝三窟自安排。(一九七三年一月五日)

    父注:附俊儿登白云山有感诗:十年创业开新路,今日登山诗意佳。远望羊城心自笑,焉知造化早安排?此诗于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廿一日附信,廿五日寄到。据俊儿回信说,因与家乡来的姑丈游白云山,一时高兴而作。

    贤俊注:父亲复我这首诗,极其深刻地启迪了我,教我在稍为顺景的时候不要忘记困难,随时都要留条后路,这是父亲的经验教训。父亲会想到他自己,如果以往没有很好地对待乡间的人和事,则今日就会招来更大的灾难,说不定就有人落井下石,幸灾乐祸,然而,情况却不是这样,乡亲们对他还是很恭敬、客气,视他为长辈,尊重他。

    我原诗写的焉知造化早安排?乃是一句反问的语气。因为,在一段时间里,我母亲常在说(骂)我命该为此造化早已安排命中注定要受苦等等,等等,但我就不相信,我在想:我就这么没出息吗?就这么倒霉吗?所以我努力奋斗,要冲破这困境,到了1972年这时,我已开劈了新路,已经有所作为啦,看到了光明啦,因此诗中就驳斥那造化早安排的定论,要证明我还是有一番世界的,还是有前途的。

    我诗中写到远望羊城心自笑一句,是说从劳教所回来,一路上我已是偷笑,即是认为离开劳教所就是走出了广阔的天地,已经意识到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未来啦。

    贤庆评注:俊儿即父亲的大儿子,我的大哥。我大哥是一位遭遇坎坷的人,解放前在广州市二中读书。194911月广州解放 一月后,父亲即让他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二野邓小平、刘伯承部转战粤西、广西、云南。曾入读军政大学、昆明步兵学校。1955年 以正排级转业在云南文山州劳改农场当干部,但1959年时被莫名其妙划为“右派”,在劳改农场接受劳改。从此劫难多多。1962年侥幸回到广州入户,但没有正式职业。其后做过许多艰苦的工作,如担 黄泥、搬砖块、捡煤渣、搓麻绳等,直到七十年代后,学会做木模,在街道服务站 觅得一份较稳定的工作,处境才得以改善,所以大哥才有“开新路”“诗意佳”“心自笑”之说。 母亲将他的遭遇说成是“造化早安排”,其实是不对的,他的遭遇,纯粹是政治运动所害。

儿子随信寄来一诗,父亲亦步其韵复了此诗。诗中除了为儿子得见光明路”“困境渐入佳而高兴外,也提醒他要把困难想得多一点,想得重一些;换句话说,就是目光要长远一些,就象当年的孟尝君那样,要营造三窟,那么,当再遇到困难时,就容易对付了。 父亲想到孟尝君一典,显然也是很有感触,自己以带罪之身被遣返乡间,还能得到乡亲们的爱戴和照顾,与当年的孟尝君遭遇何其相似。父亲的这一教诲, 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于今,都是很正确的。

   (十一) 因事赶赴广州,途中夜宿伯森外甥处,晨起有感而作(二首)

   (其一)今朝难比请缨时,缭乱心情只自悲。此去但期酬我愿,封侯万户不如之。

   (其二)匆匆踏上旧征途,难免羞看我战袍。总为风波停未得,倩谁贵手更提高?(一九七三年一月十九日)

    父注此两首诗,自觉词意太颓唐消极,但事实无可如何也。

    贤庆评注:父亲被遣返乡间,还能因事赶赴广州,可见他也并非不准乱说乱动,有事回广州,大队还是放行的。诗写于阳江县城,因我表哥即父亲妹妹的大儿子戴伯森在那工作,故父亲途中宿于他家。至于父亲因何事而赶赴广州,诗中没有明说,开始我也想象不出,然而,查阅了当年的一些记载和诗歌,才恍然大悟。原来19731月,二哥从南京回到家乡探亲,妹妹从海南来到雷州半岛我处,然后与我一起也回到家乡,这样,我们兄妹三人就在乡下的里陪父母度过了多天。后来我们兄妹三人从家乡一起到广州,具体哪天则忘记了。我们到了广州的第二天傍晚,我们都在大哥家,忽然,父亲出现在我们面前!

    原来我们走后,他心中十分牵挂,情不自禁尾随而至。这是他离开广州后第一次重返。 这次重返,他是孤身一人上路,在路上,他肯定会情不自禁地想起35年前,即1938年,他从阳江城到广州,投笔请缨参加抗日战争的情景。那时,他是何等的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但是,“今朝难比请缨时”,今朝上路,他已是落拓之人,是被从城里遣返乡间让贫下中农监督劳动的“历史反革命”,所以,“缭乱心情只自悲”!

    另外,从诗歌的字里行间,又不难感觉到,此去但期酬我愿,封侯万户不如之,父亲此行应该还有一个目的,肯定是关系到名誉节操的大事,也就是看看自己有没有平反的可能,对一生清白的父亲来说,这的确是封侯万户不如之的。不过,父亲对此行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总为风波停未得”,能挽救他们的“贵人”邓小平虽恢复工作,但还未能解决到如我父亲那类的小人物的冤假错案。所以,父亲自己也感到这两首诗太颓唐消极,然而的确又无法乐观得起来。这两首诗,我今天读之,心头仍感到隐隐作痛!
 

   (十二) 在广州夜宿象骠弟家,晨起偶成(二首)

   (其一)自愧平生劳碌命,焉知旧地又重游。怅然想念家乡妇,柴米油盐事事忧。

   (其二)已将精力尽消磨,万里长风总是波。所恨丹心谁晓得?无如往事梦犹多。(一九七三年一月廿一日)

    贤庆评注:这两首诗,是父亲到广州后,住在吉祥路堂弟家所写的,因大哥家狭窄,无法住下,其时我亦伴陪父亲住在彼处。第一首写离开广州两年后,旧地重游的感受,父亲此时的心态,已发生了一些变化,旧地重游并无多少兴奋,旧城已是陌生地,且无落脚点,惟有自愧;尤其于此时,相依为命的母亲独自留在家乡,他不禁怅然想念。父亲此行,肯定为自己的事奔走过,或者回去过原工厂,或者民政局,到底有没有成效?诗中并没有写,但从第二首的字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并无丝毫结果,不然,他也不会发出所恨丹心谁晓得的呼喊了。我和父亲在广州,送二哥和妹妹北上上海、南京,然后在1月底,我再陪父亲回家乡。因我的探亲假已到期,不得已于21日即旧历年二十九日赶回农场,无法与父母在家乡过春节。

   (十三) 自作戏联三副

   (其一)壹日叁餐,无茶有饭

   (其二)八径九溝,三横二闸,个人双手,两脚单钩 全家两口,老妇愚公

   (其三)半职头分,赚来两老千斤谷;单钩双手,执起全村万担肥   (一九七三年三月廿八日)

   父注捡猪肥工作时自嘲

    贤庆评注:父亲回到家乡后,所做的工作除了清洁全村的几个公厕外,就是捡猪粪。一位老者,手拿箩筐和钩铲,巡行在村道上,把那些随处放养的猪拉下的粪便捡进箩筐,如果老者是一未义务劳动者,这可以是一组很感人的镜头。然而,捡猪粪的人,是一位知识分子,他捡猪粪,又是被迫的,如此一来,那一组镜头也就变质了,冒出了一股辛酸的气味。不过,我们想想,在那个年代,邓小平那样的伟人也被迫在江西的一间工厂虚度了几年,而刘少奇、彭德怀、贺龙、陶铸等,更不知被关在什么暗无天日的地方,被迫害至死,那么,我们的父亲可以手拿箩筐钩铲,在村道上捡捡猪粪,那实在是太幸运了。

文学理论家们都说,劳动产生文学;又说,苦难出诗人。父亲在捡猪粪的同时,他还可以手心分用,手脚在从事一些轻松的运动,而心里则在想着吟诗作对,这不,在捡猪粪的同时,他构思出了三副对联!且不说对联的质量如何,单是他这种乐观豁达的精神,就令人感动。“八径九溝,三横二闸”,是说他捡猪粪时须走过的路径;他的工具,就是“个人双手,两脚单钩”;其三之半职头分须解释一下:半职,指队里只当父亲是半个劳动力;头分,即头等工分。父亲就靠清洁厕所及捡猪粪,也能获得头等工分,赚来两老千斤谷,这也算勤劳致富之一例吧。
 

   (十四) 退休
    传来喜讯不寻常,两老相看笑一场。今日蒙恩妻与我,解颜私语庆飞觞。(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日上午于红卫大队)

    父注蒙大队冯书记亲到我家通知,说有好消息,促我两人即到大队云云,这是两人得上级批准退休之喜讯也。第二句字读平声。

    俊注:父亲轰动新洲镇的第二件事,就是获得平反一事。1973年7月20日,父母亲得到平反,就地退休,办理退休手续。退休的消息传遍了新洲镇,当地的老百姓羡慕之极,因为父母亲退休金加起来超过一百元,以后可以不用干任何工作每月可领取100元以上的退休金,在当时当地可算是上等的生活,这也是乡亲们未见过的事,所以成为当地人热议的话题。而从此,父母也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了。

    贤庆评注1973720日,这是一个我们全家都应该记住的日子!父亲自1966年夏被打入牛鬼蛇神的行列后,一直不得翻身,这对他精神上的打击是巨大的,对我们全家的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想不到的是,黑暗也会过去,光明还会到来,就在1973720日这一天,大队书记通知了他们,父亲的问题已经解决,给予平反,按国家干部待遇就地退休;同时,母亲也按国家工人待遇,就地退休。这一处理,当然有不够完美的地方,即就地退休。本来,父母是广州市户口,被无理遣返回乡,应重返广州才对,而当时的处理,则维持现状,将他们继续留在乡下!大概正是这一处理,醸成了日后的困难和悲剧。不过,对受了七年苦的父母来说,能解除背上的十字架,能回到人民的行列,已经是激动万分的事,只顾得两老相看笑一场,在大队部里当时即唱出这一首诗,买了酒肉回家解颜私语庆飞觞,并立刻向儿女们报告此好消息,很难有再进一步的要求了。至于此诗第三句的今日蒙恩云云,现在看来乃是用词不当了,制造冤假错案,起码应该赔偿当事人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吧,但在当时,被害者听不到几句道歉,也还得高喊十声谢主隆恩的。
 

    (十五) 戏赠关子高
     两鬓斑飞首自昂,无须惭愧怨君郎。从兹不跳山鸡舞,脱却寒衣换淡装。(一九七三年八月四日)

    父注(第三句)关好读山鸡难入凤凰群句。

    贤庆评注:关子高即我们的母亲的名字。外祖父给母亲起名为辈份的字眼),有点男性化,着眼点显然不在于嫵媚”“娴淑方面,似乎也不可能希望女儿有很高的成就,倒是希望女儿能嫁入一户门楣较高的人家的可能性会大一些。后来外祖父从大概三十里外的一个小村子找到了这户陈姓的人家,家境不算好,但胜在人多丁旺,于是,在1928年左右,母亲便成了这户陈姓人家的一位大媳妇。在其后的日子里,因父亲的经历曲折,母亲也大受其累,无论解放前还是解放后。尤其想不到的是,母亲好不容易才从家乡到了大城市广州,住了25年后,在晚年却要跟随父亲回到已面目全非的故乡。所以,母亲不可能没有怨言,包括她常读的那一句山鸡难入凤凰群。但是,怨归怨,她这辈子已经跟定了父亲,作为一位来自农村的文化不高的妇女,处于那个年代,她不可能有离开父亲而过独立生活的想法。因此,当父亲被遣返回乡,她也只得跟随。对于母亲所受的苦,父亲不可能不知道,但除了内心充满歉意,也很无奈,解放前受邻村恶霸的陷害,被迫离乡,非他愿也;国难当头,投笔从戎,八年抗战,乃匹夫有责;文革祸起,国人之命运已不是操纵在自己的手中,更难以怪罪于父亲了。幸而,在1973720日,父亲获得解放,重见天日,举家庆贺。十多天后,父亲写下这首戏赠关子高的诗,其实并非戏赠,乃是他对母亲的真诚的道歉和勉励:现在一切都好了,尽管两鬓斑飞但应首自昂,亦无须惭愧怨君郎;天暖了,我们都可以把寒衣脱下,换上轻薄的淡装了。这首诗反映了父亲得解放之后的愉快心情。
 

    (十六) 自题大食懒
    三餐嫌菜少,晏起难求早。十指水无耕,前世修得好。(一九七三年八月五日)

    父注大食懒为老妇常用之惯语。
 

    贤庆评注:父亲一生勤快,不可能是大食懒,尤其是在被打入另册之后,更不可能贪懒。但一旦获得解放,背上的十字架卸下、心头的桎梏解除,他当然可以高枕无忧地睡上一觉了。这首诗,借老妇(母亲)指责自己为大食懒,曲折地表达了自己获得解放的轻松心情。至于说前世修得好,那就不过是戏言了。父亲曾将这五字改为瓦人都发怒,我觉得还是前者好些。
 

    (十七) 病中吟
    世情滋味苦,更有药加餐。仆仆风尘外,莫如家里闲。(一九七三年十一月)

    父注:七三年十一月五日起赴广州时,住伯明外甥处,因病到黄沙诊所领药,一时有感而作。
 

    贤庆评注:父亲此次因何事到广州,他没有明说,但肯定不是为看病,看病是到了广州后才有病,而到黄沙诊所去领药的。既可以自己去领药,那病也不算大病。之所以有感,应该并不因为身体的病,而是父亲在乡间住了两年多,已经习惯了,再加上政治上已平反,精神也开朗了,因此,觉得乡间生活更为写意。再从其后的一些诗作中,又似可推测,父亲可能是因房子塌了而到广州酬款重建(此事容后再叙)。到了广州,肯定酬款不顺,其时各家各人都自身难保,一二百元钱也无法拿出。父亲既风尘仆仆,再加上病了,此时更感乡间之好。另外有一点,或许也有原因,父亲在解放前几年,都在黄沙工作,此番旧地重游,难免会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伯明表哥住在西关恩宁路,附近没有诊所,要到黄沙诊所领药吗?这一点,反倒有些奇怪。
 

    (十八) 歌题——兴修水利保丰收
    深深感谢党头头,拼将水利大兴修。保证禾田无受旱,十拿九稳庆丰收。(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廿六日)
                                   
    父注:新洲圩场上,贴有如此歌题,我高兴起来,凑上几句见笑。
 

    贤庆评注:何为歌题,我也不大清楚,大概是某人提供一句话,作为写作的范围,征集歌谣。父亲就根据兴修水利保丰收这一歌题,而写了这一首诗的。父亲显然不是一时高兴,凑上几句见笑,而是他关心家乡建设关心国计民生的体现。父亲虽然解放了,每月可以领到60多元的退休费,但是,他仍然生活在乡间,他不可能不关心农村的建设。水稻要丰收,全靠有水灌溉,吾乡依山不近河,故水利建设犹为重要。
 

    (十九) 晨起偶成
     何须向佛证三千?只为平生未了缘。利锁名缰非我虑,清闲赢得日高眠。(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三日)
                                 
    父注塌屋后,新屋未建,寄寓东侄米地间,时有苦闷,故吟成如此消极。

    贤庆评注:所住的屋子塌了,应是一件很大的事,但父亲并无诗记之,这是第一次在诗中提到塌屋的事。我想,如果在他还是牛鬼蛇神时遇上这事,肯定比屋漏兼逢连夜雨惨得多,父亲也会有诗哀叹吧。但是,这次塌屋,在他平反之后,可能他也不觉得太可悲了,所以,并无诗记载,甚至当时也没有写信告诉我们,致使我无法弄清塌屋的具体时间和具体情况。后来,我听母亲说起,情况大概如此:那年夏秋下了许多雨,某天早上,父亲刚刚起床,屋顶突然塌下,一根横梁打在父亲所睡的床上,如果父亲还未起床,则必死无疑!屋子塌了,他们只得寄住在邻近的陈东侄儿(父亲三弟的儿子)处,当然会时有苦闷。父亲说这首诗吟成如此消极,但我感到并非消极利锁名缰非我虑,清闲赢得日高眠还很有豁达大度的气味呢。
 

    (二十) 批林批孔歌
   
 今天我不念彌陀,批林批孔唱条歌。孔孟道徒阴毒史,遗害人间事最多。最多就讲礼和仁,男女之间受不亲。假义假仁谈道德,从来欺骗我农民。农民受苦几千年,确实害人万万千。有个樊迟请学稼,骂他小子是耕田。耕田当比读书高,话以文章教尔曹。制造中庸阴险道,要人世世做其奴。奴隶反抗斗孔丘,孔丘列国去周游。上任相官方七日,就将正卯杀颅头。杀头血债算离奇,还有男尊话女卑。主个先师兼至圣,使人跪挞膝头皮。继而又弄鬼神权,敬如在也立堂前。天合何能操富贵?就是孔丘造出先。造出先王礼不通,框框四德与三从。妇女历来遭压迫,死人还嫁木头公。公婆苦泪落连连,真真无处可申冤。幸得救星毛主席,妇女翻身最自然。自然妇女见光明,政治有权讲大声。神权夫权重压迫,都是孔丘鬼造成。造成想复辟王朝,传来衣钵到林彪。反动言行成一脉,从头批判一条条。条条谬论甚阴谋,想将中国变苏修。篡党夺权多面派,正其名要做头头。头头要做想登台,倾夸自己最天才。炮制工程谋政变,谁知一步吃无开。无开暴露枉逋劳,督率喽囉走计高。未得父皇青眼见,飞机摔死在中途。中途死去命应该,复辟阴谋又倒台。警惕提高高指示,扫除流毒免重来。从来批判莫迟拖,计谋反动罪成箩。克己要人谈复礼,悠悠万事大如何。如何效法孔丘丘,周身诡计搞阴谋。攻击中央条路线,营私结党立山头。山头另立罪非轻,调兵遣将马无停。党羽一员陈伯达,装扮奴才最正经。经书怀在鬼胎中,林彪教子学姜公。无非想做儿皇帝,枉费其人窍不通。通史不通有叶群,不成功亦不成仁。哀哉注定归天日,谁人蒙古为招魂?魂正粉身骨未收,从兹遗臭到千秋。口诛笔伐轰轰烈,果条歌正合潮流。(一九七四年三八节定稿)
                              

    贤庆评注:在广东方言之中,阳江话算很有特色的一种,它抑扬顿错,不仅平上去入四声分明,学者研究证明,甚至还有九声调之多。阳江歌谣也颇为动听,旧时在节假日就有不少民歌好手聚集江城公园等地赛歌,是为地方一大特色。父亲作为文人,当然也喜欢家乡歌谣,我在他的手稿中,就看到他所忆录的演唱雷大幹(似是过去一名流)的歌谣,只不过写得比较潦草,不少字认不出,我没能收录于此。但是,这首父亲所写的《批林批孔歌》,我是努力辨认并输入。

这首歌的特点,是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每四句的末字或末词,是下句的首字或首词,一直联下去。不少词语和韵脚用粤方言,用粤语尤其用阳江话读来十分顺口,且句子雅中带俗,俗中含雅,饶有兴味。由此可见,父亲是写诗歌的多面手。至于内容,那就不必多说,是配合当时的批林批孔运动的,从中,我们又可以看出,父亲不仅精通史料,对当时的政治斗争也十分清楚,这首诗歌,有思想性艺术性,能够保存至今,十分难得。

                                     接(之二)